第347章 第二十三个故事

-我是林远番外的分割线-

林远是大城市来的下乡知青,一身白衬衫,笔直的工装裤,就构成了这个时代知识青年最鲜明的特征。

来到乡下,一年到头忙不完的农活,劳累了他的躯体,却充实了他的灵魂。

在城市里,他有很多很多的烦心事,可在农村,仅仅是想着怎么填饱肚子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反而没了那么多需要劳心的事情。

他不必去想,城市里的那个家,不必去想自己的母亲,不必去想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麻木,却也平静。

一开始的确是这样的,可是后来,那么鲜活的农村打动了他,如同铃铛的清脆声音唤醒了他死寂的心湖,仿佛久违了的春天终于到来。

他第一次为自己做出了选择,在看不到回去希望的前提下,他留在了李家村,与当地的姑娘结为夫妻。

他们一起劳作,如同美好戏剧里描述的那般,你耕田来我织布,夫妻双双把家还。

他是真的渴望,时间就那么停驻在那一刻,永远也不要改变。

可是怎么可能呢,天上每日云卷云舒,每一天都与前一前不同,即使是多年来无人回归的下乡计划,也终有了结束的一天。

下乡是他人生的第一道分割线,而回城则更是一道分水岭,而高考就是度过那分水岭的阶梯。

只是他没有想过,在他得知这个消息,兴高采烈的告诉自己视为生命伴侣的妻子时,第一次,他遭到了反对和质疑。

这个往常总是温顺的,让人仿佛置身春日暖阳下的妻子,面上露出无比惊恐的表情,林远方才意识到,这对于自己来说是天大的幸事,对妻子来说却意味着失去。

但林远没办法说服自己不回去。

城里,他的母亲日子也过得艰难,他再不愿意、如今有了机会还是得回去,过去只是欺骗自己罢了。

最后,迎来了林远不愿意面对的现实,面对团结一致不愿意他去参加高考的李家人,面对高考的诱惑,他最后还是选择了参加高考,而代价则是搬出李家,同时,他也失去了仅维持几年的婚姻和他的妻子。

过去的几年仿佛一场梦,而今梦醒,一切都要回归原样。

无数个深夜,在读书做题中,他告诉自己,他做的没有错。

他身处知青们的阵营,每天接触到的不再如同过去那般只有田地、庄稼、守城,他重新拿起了书本,学起了知识,再那一刻起,他就明白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于是,最后还是参加了高考,不负努力,他也确实考上了,连同那么多个知青们一起。

火车错轨只是一时,它总是要回归正途,而城市就是他的正轨。

只是,为什么,高兴的同时总有一丝惆怅,似是在提醒他,这真的是你像要的吗?

-----

临走前的那一顿饯别宴,他看着气势汹汹的老丈人一家,以及躲在他们身后的妻子,既难堪又无力。

但看着妻子不再红润饱满的脸庞,林远微微窒息,明明,过去不是这样的。

那张脸蛋因为常年的劳作并不如何白皙,透着常年下地人们才有的黄色皮肤,恰如土地的颜色,但它总是笑着的,两边嘴角总是微微勾起,叫人一见了就开心,抛却所有烦恼。

可是现在一切消失了,都是因为他的选择。

最后,一场纠缠过去,他还是忍不住问了句:“你愿意等我几年吗?”只要四年,他大学毕业,就会有一份铁饭碗,到时候才能自己养活两人。

至于将人一起带走的想法,林远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乡下好歹还有几分地,还有父母兄弟,但是城市里没钱没票,活着都是一个难题。

随着那一声拒绝,林远眼眸深处的一丝微光熄灭,他彻底接受了这个事实。

“好。”他听见自己嘶哑的嗓音说道,他清楚知道,自己会永远亏欠对方。

一场闹剧结束,客人们很快离开,知青们知情识趣的各自走远,林远独自一人望着农村广阔的天空,星星一闪一闪,是城市里没有的景色,或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

很多次,他都想,是不是命运一直没有放弃捉弄自己,才让自己沦落到这般地步。

但事实证明,命运貌似很公平,什么样的选择结下什么样的果实,同样选择了结婚的这位女知青最后的结果貌似也不太好。

此番对比之下,林远又有了点安慰,至少,他们是将一切摊开了说明白的,做到了光明磊落,即使以后后悔也不愧于对方。

日子一天天过去,回城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早早的,他们全体起来,甚至没有告别村人,搭乘着城市里不会有的牛车,辗转来到县里,踏上了回去的旅途。

这之后他们的人生将重新回到正轨,沿着多年前他们年少时曾经幻想过的未来道路前进,而刚过去的这几年不过是一场梦。

城市光鲜亮丽,大学的生活缤纷多彩,知识的海洋浩渺无边,林远自然而然沉浸其中,忘记了曾有过的短暂迟疑与遗憾,还有那虚幻却又真实存在过的美好。

四年大学一闪而过,他终于毕业,尽管比一开始的计划晚了几年,但看着手中薄薄的那张纸,林远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伴随着毕业一起到来的,还有他的工作安排,第一届大学生的价值毋庸置疑,他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去处,过去的记忆就更加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