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俩开始在周末过来加班了,刘凯赚够了学费重燃斗志,学起来设计专业,看了几个月的图稿和成品的陈静突然也要学什么陶瓷设计,冰兰都怕自己误人子弟。想学就学,陶瓷设计路子太窄,也不知道又没有天分?凡是艺术,冰兰觉得都要有些天分才能学好。
冰兰给陈静报了一个业余的培训班先看看,真喜欢了再考虑大学不迟,姑娘只学了一个月便坚持不下去了,随后换成计算机,去学打字,基础办公那一套。冰兰觉得女孩在办公室做文秘或翻译教士的都可以。
计算机姑娘倒是喜欢上了,家里电脑经常霸占着,陈磊只得再买了一台给她。家里这台他和冰兰都要用到。
两个娃就在姥姥的精心照管下学会了翻身爬。冰兰这个妈忙一阵子设计稿就开车带着孩子和李秀凤出去玩。她想着当初怎么教育那五个娃这次也照搬,学先从认识世界开始。没人催她上班就不上班。
经济逐渐的复苏让股市和期货都有了机会,美国开始宽松货币,信贷开始降低门槛。人们发现房产一年年在涨价,银行为了拓展业务开始寻找客户,买房吧,没钱没关系,银行帮你解决,有房子才有家,何况住上自己的房还不用付房租,卖了还能赚钱。买房悄然兴起。
韩菲的手里握了一批货,也是瓷器,是她从国内精选来的,谁想到销路一直不太好。她的鞋跟都磨坏了几双依旧没很好的效果,卖不出去便堆在库房店里。库房也要花钱不是?好在她不差这点钱。她相信只要东西好一定能卖出去,店里不是一点生意没有,偶尔有华人进来光顾后会挑选走一两件。
但这不是她想要的,店只是展品,她要的是批量走,就如国内很多店那样,零售是其次,主要做批发。批发不成快成零售了!这真不是她想要的,她还不差开店赚的那点钱。韩菲是聪明的,罗自修不是她一辈子的依靠,她要为自己和儿子的将来做打算。
她要用罗自修的钱为自己开出一条生存之路,光明之路。她从国内带出来的钱买了房子安好家,买了店铺加上进货就去了一半,美国好,但想生活更好需要更多的钱。
为什么销不出去?韩菲归结经济还没复苏原因,还有她的语言可能没过关,她需要一位更好的老师来教她日常用语,或者熟知这里的人做助手。而这天店里进来一对青年男女,女子将她店里的东西看了一遍问:“你这里只有这些吗?”
“你想要什么?如果要得多我可以要货”韩菲看俩人很像中国人,却不敢确定,或许是日本的韩国的呢?
“你是中国来的吧?”女子用了港式普通话,韩菲心中一喜,忙点头:“是,我是中国的,你们也是?”
“我叫丁美珍是台湾人,我老公宋清华是国内的。”
“我叫韩菲,是山西人,认识你们很高兴,你们要买瓷器?”
山西的?丁美珍看了眼宋清华,那意思你认识?宋清华摇头,丁美珍道:“我们只是看看,有喜欢的就买两个茶杯咖啡杯。”
“你们看看吧,看上哪个给你们打折”
丁美珍问生意如何?韩菲很真诚谦逊地问为什么老外不喜欢她的瓷器?丁美珍仔细看后认真地给了建议:东西样子颜色有些老旧,只有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会喜欢,要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最好改变一下样式花色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