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已经经过磨练将自己沉淀下来了,少了张扬,多了沉稳,刚来的就如他们刚来一样,满怀抱负,满怀希望,对世界有着自己的主管偏执。
“姐夫帮夏兰姐找个合适的对象吧!那样我和夏雨也就多了一个家”冰兰道。
“对,夏兰赶年都二十三了吧,是该找了,向前,你看看谁合适?”王秀文也道。
“高天明和唐劲松都不错,高天明也是咱们北京人,唐劲松是天津的,都是北方人,生活习惯差不多。”
“他们哪个上学成绩好?”冰兰在山上时间长,对那些男知青知道的不多。
“听说唐劲松功课不错,上学是学委,后来因为家庭成分撤了,有些闷,但人不错,高天明兄弟姐妹多点,他是老大,更知道疼人。这几年分的钱几乎都给了家里,听说弟弟妹妹也都陆续下乡了。”
夏兰摒弃羞涩,认真听着,拉冰兰小声问她什么意见?“那个唐劲松吧,你也看书,你的理想不就是像阿姨一样做个人民的教师吗?你们俩努努力或许都成为教师呢!”
“我已经不做梦了,咱们下乡都六七年,努力过,根本没希望。”夏兰苦笑,就连村上的老师都不缺了。
“希望总会有的,相信我”
“你晚上把唐劲松叫来,要是合适赶年你们就办了!”王秀文是个雷厉风行的。下午节目依旧排练,因为找到了金子,老村长带着东西跟着公安同志一起去了公社,就怕夜长梦多。
据后来传,主谋就是贺恭,那个杨浩纯粹是被贺恭逼着拉下水的,就是准备有个万一顶罪用,怎奈这个杨昊过分老实,还没打就招了。两人都被带走了,都说会判刑。
晚上冰兰在王秀文家包了饺子请唐劲松来吃饭,小小的屋子聚了七个大人。李向前可能与唐劲松提了提来意,经过开始的尴尬后来大家放开了。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唐劲松说了一下家里情况,上面一姐已经结婚了,下面一弟一妹,弟弟去当兵了,妹妹下乡也,没来东北,而是去了新疆建设兵团。
父母都在铁路,冰兰觉得非常合适,唐劲松写信给家里汇报,夏兰考虑再三还是给夏梁栋写了信。
老村长心情复杂地回来,两个人估计都要判刑,他们村分红已经不少了,为啥还不知足?趁着都有空分红!冰兰分了三百多,每天按满分算的,开矿的男工令给了补贴。夏雨扣了一个月的假还分到三百多。
夏兰如果结婚就需要安家,夏雨将钱给了夏兰。分了钱,居然有好几对申请结婚的,眼看着就要没房子了,冰兰赶紧鼓动夏兰,那边李向前去找唐劲松,只要你们愿意结了吧!家里还能说什么?无非是祝福一声。
“我算了,房子还剩六套,结婚的目前五对,还有一套,你们不快点要是被被人捷足先登了就要等上半年或一年。”王秀义将打探来的消息汇报。
两个当事人一点头,赶紧报上去!
都算大龄青年了,他们安家就意味着扎根这里,老村长笑呵呵盖章开证明,打发着众新人去照相领证,年前都能结婚。
大拖拉机再次突突着带着人们去领证,去采购,别说没钱,都发了钱了!冰兰和夏雨去跟着凑热闹,一个新家需要很多东西,锅碗瓢盆的什么不要?
两人下车就去了县城,夏雨背了一个大筐跟在冰兰身后,先去邮局给鲁振邦那边寄东西,接下来就是买东西。鞋是一定要买,一年下来鞋最废。
还有夏兰结婚用的东西,等夏兰他们来了怕是时间太赶。碗筷都多准备,被面,棉花,炕席,窗帘,虽然都有脸盆暖壶,为了图喜庆,冰兰都买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