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日万活动(6)

“好心的大哥哥”提着卤肉卤菜,回到了宝林巷的小古栗子铺。

因着原先那处铺子的主家不肯卖也不肯继续租,葛歌便在同是宝林巷原先小得可怜的栗子铺斜对面过三家的位置买下了新的铺面,铺内经营面积有七八十平米,还带了后头两间仓库,崭新的小古栗子铺在今年秋天已重新开张。

而原先的小古栗子铺也在今秋再次租了出去,竟也是个卖炒栗子的,估摸着是瞧上了去岁小古栗子铺的兴旺生意,想来分一杯羹。

但小古栗子铺如今业务已从专卖炒栗子拓展到一切跟栗子有关的食品:炒栗子、蒸栗子、栗子馅饼、栗子糕点,糖的咸的都有,不管是在板栗味道上抑或是花样上,都完胜对面那家来分一杯羹的。再者这大堂里摆了六七张八仙桌,免费供应的茶水也帮着留住不少客人;另还隔出一小间儿来卖各色菌子,生意一日好胜一日。

如今这铺子由春梅主导经营,林大炒栗子,另在家里找了个会白案的仆人与俩机灵的小伙计负责跑堂,哪哪都□□梅打理得妥妥当当的。

方才就一直帮小里正收送货上门的各色物件儿的春梅才叫人将刚送到的糖盐搬进去,出来就见小里正到门口了,连忙笑着迎上前去:“哥儿,那些账都结清了,可是叫人给你装车一会儿送回去?”

如今天儿冷,留在铺子里坐着吃的客人没两个,春梅带着俩小伙计搬东西进进出出的也不怕影响。

小伙计机灵,很快给主子跟管事的上了茶水,又提了个烧着炭的小火炉才退下,明佳也自去找地方暖和,只留葛歌与春梅则坐在一处说话。

“这几日生意如何?你这都忙得过来罢?”葛歌对春梅这个跟着自己一点一点做起小古栗子铺的很是满意,春梅也是个忠心且不贪的,葛歌平日里对栗子铺这边管得倒比村里都少些,只是春梅每月会给她报经营情况及收益。今日难得过来,便顺道多问几句。

春梅提着小壶给葛歌倒了杯茶水,笑道:“如今都好哩,前两日还有一对唱小曲儿的父女上门来,问咱这儿要不要唱小曲儿的呢!”

一般这唱曲儿的大都是在茶楼酒馆里唱,如今有人到自家这铺子来问,对春梅而言也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儿,自然要禀告给小里正的。

“若唱得好倒也成,你赶明儿叫来唱一段儿试试,能行就留下。”葛歌啜了一小口热茶,舒服地喟叹一声。

春梅哎地应了声好,又道想着开春以后弄多几个茶点及茶叶,想逐步往特色茶楼的经营路线走。

葛歌却大手一挥,全由她做主:“你觉着成便试试。”

春梅得了准话,说完正事。见小里正这般不上心的模样,又忍不住笑着揶揄两句:“咱这铺子如今一日可挣不少,哥儿你这般不上心,不怕我给弄砸了呀?”

虽说是上下级关系,但春梅与王小茹等人差不多,在葛歌面前不谈公事时更多的是闺中密友的角色,偶尔调侃几句也是有的。

葛歌听她这般说,面上噙着淡淡笑意,反过去调侃道:“我不上心还有你,这可关系日后你的嫁妆,你不得多费些心思嘛!”

在这栗子铺重新开张之前,葛歌私底下找春梅单独谈过,给她开了铺子管事应有待遇之外,还承诺过等她出嫁,要以云家集小古栗子铺往后每年的两成收益作为她的陪嫁赠与她。是以才有这么调侃一说。

“哥儿你如今是越发促狭了!”促狭不成反被闹的春梅羞红了个脸,想到心里那人却还是忍不住抿着唇偷偷笑开了花儿。

葛歌不知她的心思,只以为她是被自己逗乐的,淡淡笑着又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茶水。

两人说完话后,葛歌也不多留,叫人把今日买的东西都装好车,她便带着明佳家去了。

站在门口目送葛歌离开后,春梅回头却见林大站她后边儿撑了把伞为她挡去风雪,一把伞都在她头上,自己沾了满头细碎的雪花却毫不在意。

见她回头看他,只是憨憨地咧嘴一笑。

“傻乐,这大雪天儿的也不晓得给自己挡挡,冻着咋办?”春梅笑瞪了他一眼,林大也只是憨憨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冷。

再说葛歌买齐节礼要用的东西到家后,叫来家仆把所有物件儿按二十五份分好,自己又去找吴伯安排过几日的团圆饭了。

等她忙完这一大堆事儿,天儿也黑了,眨眼便又是一日。

漫长寒冷的冬夜结束,迎来晨光烂漫的崭新一日。

“你好了没?这都要走了咋还磨磨唧唧的?”穿上他那件内里棉布都洗得不成样子的狗皮大氅的赵大春叉着腰站在家门口,不住地催还在磨蹭的婆娘孩子们:“这出个门咋就这般难呢!”

“来了来了!催啥催,那不得给你闺女穿严实些?”赵妻李氏风风火火地从正房里出来,后边儿跟着仨穿着大得有些过分衣裳的小姑娘,小姑娘们也晓得今日是要去一个很厉害的亲戚家,谁也不敢拖沓,跟着娘亲快步走出来。

一家七口整整齐齐,加上隔壁赵大春他弟赵小春一家五口一起,租来的牛车用来运猪,他们便跟在后头慢慢走。

这大冷天儿的从赵家沟走到华新村少说得一个时辰,是以两家人趁着天还没大亮就开始出发,等他们赶到华新村时,已过去一个时辰。

早起练完箭的葛歌才回到家门口,就遇见送猪来的赵家兄弟俩与王赵氏娘家的兄弟。王赵氏的兄弟与葛歌打过招呼后,便进了隔壁王家,只留下赵大春兄弟两家人。

“歌、歌儿。”虽不是第一回来华新村,也不是第一回见葛歌,可赵大春瞧见这手里还拿着一把弓箭的外甥女儿,还真是有些怕的。

见对方淡淡应了声,还叫了自己一声表舅,赵大春想到昨日三妹说的话,心中有些欢喜,连忙拽了拽自己身后的孩子:“一个个傻不愣登的,还不快叫人?”

“表姐(表妹)…”方才在来的路上,赵家八个孩子早就被爹娘教育了好多回,个个怯怯地按辈分叫人。

葛歌见他们一个两个冻得鼻头都红了,招手叫来仆人:“叫吴伯来把这些猪安置妥当,明日一早再杀。”

而后自己带着赵家众人往家里进:“表舅你们先坐这儿烤烤火,喝些茶水暖暖身子。我去去便回。”

“没、没事儿,歌儿你有啥事儿就先去忙!”赵大春见她要出去,连忙站起来,不住地弯腰点头,送对方离开。

葛歌也瞧出他们的拘束,不再多说什么,出了偏厅后招手叫明芝在外头守着,又叫灶上端些点心进去,自己才往后院去梳洗。

确定葛歌离开后,站在屋里的赵家众人才长长松了口气。

“我的乖乖,这外甥女儿家这般阔气呢!早知道有这门亲戚你们咋不早些来走动?这手指缝松些漏下点啥来都够咱一大家子吃一年的了!”赵小春之妻赵杨氏松快地盘腿坐在炕上,端起热茶咕噜咕噜地喝了大半杯,又惊奇地叫唤出声:“真是阔气,这茶都是甜丝丝的呢!”

说罢还想打开茶壶瞧瞧那里边儿是啥新奇玩意儿,却被赵大春沉声怒喝住了所有动作:“再瞎动现下就给我家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的!”

赵杨氏撇着嘴还想说什么,又被赵小春拽着袖子示意,她才冷冷地朝自己丈夫哼了一声。

“方才一路上跟你们说的话都白说了是不?人又不欠你的,凭啥就要漏给你家吃点儿?”赵大春就差指着赵杨氏鼻子骂了,这眼皮子浅的玩意儿!又恨铁不成钢地瞪了眼瑟缩着脑袋的弟弟,一个婆娘都管不住,要没他帮着不得叫这婆娘骑在他脖子上撒野?

看见葛家富贵的赵家孩子们心里也是艳羡不已,不过被父亲(大伯)这一顿低声怒骂,全都不敢再有旁的心思,只规矩地坐在原处看着自己的脚尖,不敢再乱看乱瞟。

没一会儿就有个圆脸的小姑娘端着两碟栗子糕进来放桌上,说到:“我就在门口,您几位有甚需要只管叫我。”说罢屈膝微微福了一福,规矩地退了出去。

见那跟自己大妮儿差不多年岁的小丫鬟,这穿着打扮也好,进退规矩也罢,都叫赵李氏疯狂动心,哪怕是叫自己闺女儿到亲戚家来做丫鬟她也是乐意的啊!这簇新的衣裳一瞧就是才做好的,能给家里丫头都穿这般好的衣裳,那旁的还能有多差?

孩子们走了一路也确实是又渴又饿的,见有好吃的,也顾不得大人之间的事儿,每人拿了一块儿点心,右手拿着小心一点一点地咬,左手托在下巴下,等吃完一块点心后,再把左手里接到的碎屑也细细舔干净,做到一点儿不浪费。

去而复返的葛歌换了身月白色的家常衣裳,瞧着整个人也没有方才那一身的凌厉气势,坐在赵大春等人对面的空位上,斟酌了片刻才试探着开口。

“家里都还好吧?今年收成咋样?”

赵大春端坐在炕沿,双手放在腿上不自然地交叠在一处,常年风吹日晒使他那瞧着比真实年龄少说大了十岁的脸上局促地笑笑应道:“都、都好,这快过年了,我寻思着大家伙儿来瞧瞧你,家里人多,有啥失了规矩的歌儿你多担待着些…”

并不擅长跟亲戚寒暄的葛歌听他这般说,点了几下头道无妨。目光又转过去看向赵大春的三个女儿,笑道:“三个表妹瞧着比去年都大了些。”

“表姐瞧着也比去年更厉害…”赵大妮年岁比两个妹妹大些,知道爹娘这回带自己来的苦心,便壮着胆子与葛家表姐说话:“还好看!”

哪有人会嫌别人夸自己的?葛歌面上笑意深了些,将那碟子摆在自己面前的点心端起来递给她:“一路上过来这般久,指定是饿了,先吃些点心吧。”

赵大妮望着表姐递过来的一碟子点心,偷偷瞥了眼娘亲,见娘亲朝自己不住地点头才伸手去接过来:“多谢表姐。”

“孩子打小在乡下长大,不懂啥规矩,还要歌儿你多担待着些才是。”赵李氏见她似乎还挺喜欢自家闺女儿的,便笑呵呵地接茬。

葛歌只摇摇头应道:“都是自家表姐妹,这有啥的?”

“正是哩!歌儿这话说得在理儿,咱都是一家子人,哪里有这么多讲究的?歌儿,这是你表哥表姐,去岁没见着,这回见着了可得好好亲香亲香才是!”葛歌进来前才被赵大春呵斥她穿好鞋规矩坐在炕沿的赵杨氏一激动,又故态复萌,脱了鞋就要上炕,还把坐在她身边的一双儿女不住推向葛歌。

两个孩子性子并不像她,反而像赵小春憨厚老实得有些怯懦,被娘亲逼着上前,只得怯怯地与葛歌打招呼:“表妹好。”

气得一旁的赵大春两眼直瞪,恨不得在赵杨氏身上剜下一块肉来,又怕惹生气葛歌,连忙示意自家婆娘将侄儿侄女拉回原处坐着。

葛歌虽不擅长与沾亲带故的亲戚寒暄打交道,不过这点子眼力见还是有的,淡淡与赵小春家的两个孩子点头示意,也不接赵杨氏的茬。

赵大春见葛歌态度明显变了,心道要坏事,一个眼神给到自己妻子,自己也连忙开口赔不是:“你小舅妈这人不会来事儿,歌儿你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和她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