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南监学子

明末屠夫 兮非可 2200 字 3个月前

把斧头搁在案几上,杨炯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出究竟是一股什么风,竟然把南京国子监的监生给吹来了?

又想了一会,杨炯这才下令,“让他们进来。”

没一会,十来个监生便东张西望地进了中军大帐。从辕门到大帐,这些监生看啥都觉得好奇,见到杨炯,更是惊讶。一个高大挺拔的年轻后生,一袭白衣,一头长发,面露憨笑,负手而立。

领头的监生上前两步,拱手道,“我等乃南监学子。听闻杨指挥使忠心为国,不远千里,北征抗虏。我等心生佩服,特来一见。”

杨炯憨笑着回礼,“好说,好说!”接着又对帐外的亲兵下令,“上茶!上好茶!”

待众人落座,茶水奉上,领头的监生又道,“杨指挥使,我乃松江举人夏照,去年方才入的国子监。这些都是我的同窗好友。”然后,又一一把其他监生介绍了一番。

杨炯一顿点头,全程憨笑。

最后,夏照赞道,“方才得见,无士卒嬉闹,一副肃杀之气。可比汉之细柳呀!”

杨炯继续憨笑道,“是夏举人抬举谬赞了!”

这时,一个监生插话道,“听闻指挥使当过屠夫?还当过土匪?”

这话问得很突然。哪有一照面就这样问话的,即便再好奇,也等话说开了才好。夏照笑容一僵,尴尬地看着杨炯。

杨炯倒是笑意不减,点头回道,“当过!当过!”

这名监生倒是不觉得尴尬,兴奋地继续问道,“果真如此?”

杨炯无奈,只得笑着回复,“的确如此。我还杀过猪,卖过肉!”

得到这一回答,众监生神色各异,或瞠目结舌,或若有所思。提问的监生击案大笑道,“好好好!果真是仗义没在屠狗辈!”

其他监生见了,面面相觑,一时间场面有些难堪。

夏照出言解释道,“我这位同窗,乃是南昌士子吴际贤,平素慷慨任侠,意气为先,有魏晋风流。如此言行,并非冒犯指挥使。”

杨炯憨笑着点头。魏晋风流,不就是嗑药抽风么?不过,这个夏照倒是让杨炯刮目相看,说话有水平,也有眼力劲,至少比他的那些个同窗强得多。

夏照还不知道杨炯对他的观感,正想着避免太过冒犯杨炯,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见一个同窗突然叫嚷起来,“不是说上好茶么?怎么是黑茶?苦涩难以下咽。这就是衡州卫的待客之道?”

夏照连忙看向杨炯,杨炯也扭头看向夏照,两人面面相觑。夏照后悔不迭,心道早知如此,就不带大伙来岩山看稀奇了。杨炯也有些郁闷,这可是湖广特产安化黑茶,平时自个都舍不得喝。

面对这么一群读书人,打也打不得,骂也不好骂,杨炯很无奈。人家纯属好奇,专程过来看稀奇兼做客,自然不好无礼。真有个什么闪失,保不齐就会制造出“衡州卫指挥使打人了”“五品武将打书生”的噱头来。

想起后世自己给地方大学生带军训的经历,杨炯清了清嗓子,笑道,“诸位,你们都是未来国之栋梁,朝廷重臣。今日有幸来我衡州卫军营,杨某不胜感激,万分荣幸。不过,杨某一介武夫,学识匮乏,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大伙都好奇看向杨炯。夏照拱手道,“还请指挥使见教!”

杨炯慨然道,“国朝器重读书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入则治政安民,出则督师领兵。诸位虽说还在国子监砥砺学识人品,但离出仕为官仅半步之遥。如今到了军中,正好见识行伍,为他日督师将兵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