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下腹诽,杨炯正经问道,“我很忙!你我相识已久,也算相知。有事说事,聊天扯淡改日。”
胖子也迅速调整了神色,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大人,星夜前来打扰,真是有事。这是一封信,请您过目。”
杨炯不耐烦地吐槽,“你看了信,就直接告诉我——谁写的,什么事。没看,就现在拆开看,看了再告诉我。我说胖子,我好歹也是你领导,你老是这样低情商,我很难办的!”
完全不理会杨炯的吐槽,胖子径直说道,“大人可知道我的生世?”
杨炯头也不抬地说道,“不知道,不关心。我管你什么生世?你现在跟着我干,你对得起我,我对得起你,就行了!”
胖子闻言一愣,尔后笑道,“那属下就直说了。英德一战后,我往山西老家写了几分信,信中说了大人的地盘实力、战绩事迹,还有风格作派。当初,资助我读书举业的大商家见信后,产生了几分兴趣。”
山西?大商家?几分兴趣?
杨炯一边写画,一边说道,“嘿嘿!对我感兴趣?那要不要我卖身投靠呀?”
胖子笑着摇头,“大人,我自是知道你的风格作派。若是他们想让咱们虎山军投靠他们,那属下压根就不会在大人跟前提起这个事。就当没收到过这封信!”
这话,三观正,立场更正。
杨炯再次搁笔抬头,口气随意地问道,“有干货没有?真感兴趣,那就拿出真金白银来。我杨炯恩怨分明,欠人的钱,欠人的情,都会记得还。”
胖子也不啰嗦,“五十万两!听闻大人要带兵北上辽东,抵御东虏,他们很是敬佩大人的武德和操守。这五十万两,就是给大人用来赏赐士卒的。”
嗯,是个大商家,大手笔哩!
杨炯仰头想了想,然后看向胖子,“胖子,想去辽东打仗,是我的事。能否成行,还要看军心士气,还有朝廷的许可。我从来都认为,任何事情,都有门槛壁垒和资质要求——即便想报效朝廷,那也是要有一定资格的。”
“他们就不担心这五十万两银子,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么?”
胖子连连摇头,一本正经、信心满满地回道,“不会的,我给他们吃过定心丸了!大当家,你是不知道,我在信里,可是用了春秋笔法。用了春秋笔法哩!”
杨炯一脸懵懂地看向胖子。
这时,胖子意气风发、自信爆棚地说道,“我可是堂堂进士出身,写封信还不手到擒来。我在信里这么写的,湘江一战,风雨交加;谏山一战,电闪雷鸣;英德一战,岭南春有雪……”
杨炯顿时明白了。
尼玛,胖子这厮是在给老子加光环、塑神格,而且还是光武帝刘秀的那种限量版。
嘿嘿,一打起仗来,直接开挂砸石头,就问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