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这都是生活艰辛所致,毕竟在董卓的控制下生存,每时每刻都要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有杀之祸,在这样的处境下过了数年,刘协还能够没有发疯,那已经是心志坚定了。
陈重此番是官员面见天子,因此礼数周全,见到献帝后就要行大礼。
刘协年纪虽小,也没有真正的处理过国家大事,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现在的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底气如此,因此连忙让陈重免礼。
大礼虽免,但陈重还是恭敬说道:“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当年便随广陵太守征讨董卓,无奈贼势太大,我等只能养精蓄锐。
今听闻董卓罪恶贯盈,竟然四处追索天子,臣这才亲自帅人来护驾。还望陛下善保龙体,以社稷为重。”
献帝虽然知道陈重说的也并非是真心话,不过至少陈重名义上还是忠于朝廷,言行态度也是恭敬,不心中喜悦,当即赞道:
“陈将军真乃社稷之臣!”
“臣不敢!”
见礼之后,献帝让人给陈重赐座,当然也只是一条破破烂烂的木头凳子。
陈重早就看出来献帝此行逃亡,那也是到了山穷水尽之境,不但侍卫和从人面上有饥饿之色,就连他那件天子的袍服也是残破几处,看来一路上也逃的颇为艰难。
看到这些后,陈重心中更是有底了,当即说道:“如今臣在青州、徐州、豫州等地颇有兵甲,只要陛下能够随臣同往,到时候便可以尽起三十万大军,以顺讨逆,无不克捷,恢复汉室风采!”
献帝和其他臣子也早就讨论过各路诸侯的实力,其中最强的三位就是董卓、曹和陈重了,因此对他的了解也是不少。
然而献帝也怕自己出了狼窝,再入虎,离开了董卓的控制后,再被陈重挟持,因此他现在是对谁都不信任。
对于这一点陈重倒是理解,换做自己的话也是如此,可惜献帝现在的选择并不多,他也必须要做个决定。
其实最让陈重意外的就是献帝为何要躲藏在此,按理说他只要跟随刘璋派来的大军一起去益州便是,何必要搞出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