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有些意外,在她的印象中,曹植这孩子极为聪颖,根本就是和天才挂钩的存在至于他哥曹丕,江晓对他各方面的印象一直都不是很好,原因就是……好吧,原因她不想多说。
总之,如果说曹丕能在和曹植的比试中稳赢不输,这实在让江晓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曹丕没作弊吧?”
“没有,是曹植作弊了。”蔡昭姬将手中那张写得满满当当的纸递给江晓。
这又是那个不知身份的神秘人物交给她们的,上面详细地记载了那几场比试的过程。
第一场,曹操现场提问,曹丕答案一般,曹植表现极为出色,后查明是杨修提前猜出了曹操的问题,曹操很恼火。
第二场。。曹操命二人各出一道城门,却暗中叮嘱守门将阻拦,曹丕无奈返回,曹植拔剑将其斩杀,后查明是杨修出的主意,曹操特别恼火。
第三场,和曹操无关,杨修查明曹丕每天都把麾下谋士装在运布的箩筐里送进府中议事,并将其禀告曹操,曹丕提前得知消息,第二天真的运来了一筐布,曹操并没有查出任何异常,恼火到了极致。
三场比试,让江晓在心中忍不住感慨了一下曹植的倒霉,同时,也让她有些心惊。
这三场比试的详细内幕恐怕就连曹操都未必全部知道吧?可如今它们却详详细细地写在了这张小小的纸上,如果不是瞎编的,那给她们寄来这张纸的人究竟会是谁?能对这些事了解得如此清楚?
除此之外,她还注意到了一个疑点。
曹植,不过十岁便能横扫诸子百家之言,能诵诗论词赋数十万言,其天赋超越了江晓这几百年以来所见的任何一人!当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还不能说明什么,更强悍的是曹植不止能记能背,他还很会用,几岁的时候他的文章就能好到,甚至让曹操都怀疑他是不是找人代写的程度不止能记,记了后还能很好的把它们用出来,这足以证明曹植的思维灵敏度远超常人想要将这么多东西融会贯通,光有记忆力可是不行的但是在这三场比试中……总给江晓一种,曹植似乎一直都是在“被动迎击”的感觉从来不自己动脑,有事就找杨修,同时也从不主动去打击“敌人”,就连给曹丕找茬这事,都是杨修不爽了自己去的,和曹植完全扯不上关系……
如此被动,莫不是这孩子根本就不想和他哥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