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注意力落到旁边这栋大楼,再顺着高大的楼身往上望去
。两栋楼不是同一个单元,但中间是没有隔开的,算下来,它们应该属于一栋楼。
也就是说,一栋楼两个单元门,分1号和2号。朱格所在的是1单元,大妈所住的房子在2单元。
这么明显的破绽,我居然忽略了。
我赶紧打电话把钟亚楠叫出来。然后让钟亚楠跟我一起从2号单元门进入,乘坐电梯直达天台。
钟亚楠不明白我的举动,一直在问,“宋律师,你这是有新的发现了?”
到了天台后我发现,两个单元楼的楼顶是相通的。
如果凶手是从2号单元门进入再从天台下到1单元楼的18层,不就正好避开了1单元楼的监控?至于大门口的监控,凶手回避的方式很多。比如,他可以开车进出,可以翻墙出入,还可以化妆成与本人截然不同的形象鱼目混珠地走出去。
我带着钟亚楠把嫌疑人可能走过的路线走了一遍,钟亚楠陡然明白过来。
“宋律师,你太厉害了。”他惊喜地说。
“不,这不叫厉害,如果厉害的话,早就想到了。”我道。
也幸亏意识得快,不然过了7天,不管是小区大门还是1号2号单元门口的监控视频,都会被逐渐覆盖。
“走,我们去物业中心调取2号单元门的监控视频资料。”
钟亚楠一声“好”字,回应得清脆响亮。
从2号单元门调取的监控视频中,我跟钟亚楠果然找到嫌疑目标。
参照电梯里贴放的广告海报,以及嫌疑人头部与海报水平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对方的身高在175公分左右,跟舒磊提供的身高数据极为接近。再根据嫌疑人的体型,可以判断出对方的体重也是在50公斤左右。
数据的接近,让我十分肯定地把注意力落在监控视频中这个男人身上。
我甚至通过各种角度截屏了这个人的五官相貌。
好像距离真相只差一步了,只要抓到他,再提取他的dna与朱格客厅沙发上发现的皮屑dna进行比对,一旦数据吻合,他嫌疑人的身份确定无疑。
然而接下来的棘手工作就是,要怎么才能抓到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