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清楚,裴元绍打仗真的不行,或者是说,裴元绍的学习能力太差,他可能会直接从军校难以毕业的,而游击队的情况,他想了想,作战还是灵活的,他知道这位长官愿意到前线去,特别是一线,作战极为的灵活,而游击作战的特点就是这样,袭击,埋伏,这样的招数在并州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张辽对并州的感情并不是太大。他知道并州军都是一些什么人。从最近的报纸上报道的消息来看,情况非常的糟糕。土地兼并竟然造成了很大部分的流民,如果不是共和军接手,白波军趁机做大,就会导致更多的民众伤亡。他不希望看到这样多的伤亡,他们需要活下去。
于是他希望自己的长官能够做到这样一点,最起码他们的情况能够变好许多。
“嗯,这事啊,行,我去看看,走,咱们出去,喝一两口。”郁闷的裴元绍这样说到。正规军竟然混到了游击队。估计也就没谁了。裴元绍实在是在军校给憋坏了。张辽点头答应下来。
招募游击队的消息吸引了很多人参加,不仅仅是裴元绍,军校内很多军校生都有这样的冲动,军事整编之后,军校生的位置就变得越来越少了。毕业生每年都有,但问题是,军事位置不可能太多。共和军陆军才仅仅保持了八个步兵师,以及十二个不满编的守备团的编制,很多老军官都捞不上战斗打,别提他们这些菜鸟了。
所以,为了谋取一些出路,这些军校生选择了去游击区,或者是说,用非常规作战的方式来进行一次全新的发展。这也算是一种大胆的创举吧。说不定,拉出来的部队,还能整编成为主力部队。
毕竟共和军就是这样干的,要知道共和军的前身就是红巾军,最早的红巾军都是当地的民兵,他们的武器装备还不如游击队了。很多人都是拿着棍棒就参加战斗了。连红头巾都没有,只有胳膊上拴着的红布条。这样的作战态势,让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担心一样。
军官生很积极,不过很多退役的军官和士官却不愿意参与其中,原因是他们已经安定下来了。有的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很多三十好几的军士长已经娶妻。妻子都有了身孕,他们不想再过担心受怕的日子了。他们开始享受生活。所以,征召在退役军官和士官当中得到的响应并不是太多,看来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在现役部队当中寻找了。好在,共和军很有底蕴。
河东,独立师的一个后勤补给站,这里负责囤积大量的军事物资,主要是被服,鞋袜。这都快进入夏天了。冬衣这样的物资少了。剩下的只是一些鞋袜,简单的军服,这是仓库最不忙的时候,因为夏天的衣服好管理。
管理这里的是一名中尉,刘头,他是潞州小刘家庄人。参加过河东战役,表现勇敢,积极学习,腿部受过伤,短途奔跑还可以,长途奔跑就不行了。原本是应该退役的,但他坚持要留下来。没有办法,就留在后勤管仓库了。
刘头是一个倔强的人,虽然已经二十出头了。但是他还想打仗,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他应该干的更大一些。可惜的是,受伤让他失去了机会。这让他感到十分的不甘心,这不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