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闯过了生死关,贾珣的媳妇去年八月又怀上了。

她常常去后街走动,应该知道族里的事情。

石梅招了她问话:“这族里人如今都还好吧,我也不能亲自去走动,你知道哪家有困难,说给我,大家都是一个祖宗,不能拉下哪一家不管。”

贾珣媳妇道:“您就放心吧,如今家家户户都不愁生计,连那懒惰的人也没有,哪个不怕五太爷,五太爷盯上谁,不脱一层皮不算完。”

石梅道:“真是这般四海升平?六太爷家里怎么样啊?”

贾珣媳妇道:“要说六太爷家,也算是如意,吃穿不愁,在私塾做先生,辈分又高,族人见了都要行礼问安。

过年过节,春秋两季,有了好吃的都要给六老太爷送一份,可谓万事无忧。

就是一宗,六太爷夭折了三个儿子,六太太对小孙子看的比眼珠子还贵重。

族里人知道他们家艰难,也都让着瑞哥儿。

亏得是六太爷管教严厉,瑞哥儿大毛病倒没有,就是自视甚高,才不配位,总想着自己将来会一飞冲天。

到了说亲的年纪硬是不好生相看,六祖母替他寻了多少好人家的女孩儿,族人也帮忙。

可是,他没有一个看得上,恁说要找个绝色女子,不然,宁愿不娶。“

石梅道:“我记得瑞哥儿今年有十八九了?”

贾珣媳妇道:“哪里啊,他比我们当家的小十六岁,侄媳妇嫁进来的那一年瑞哥儿落地,今年都二十了。”

石梅一笑:“哎哟,珣哥儿都三十六啦,芸哥儿不是有十四啦?“

贾珣媳妇道:“是啊,跟他两位姑姑一般大呢,孙媳当时就稀罕迎春惜春两位妹妹了。”

石梅道:“你这也三十四了,各人好生保养。”

然后,石梅看见贾珣媳妇的禁步玉佩有些暗淡,又给她换了一块玉佩:“平时没事,多往我这里走走。”

最近几年因为贾珠贾琏接连娶亲,贾珣媳妇忙着铺子的事情,到荣府来的少了。

人总有个亲疏。

她来多了,怕两位弟妹有想法,合该留些空闲给弟妹们与老祖宗培养感情。

如今贾芸要说亲了,贾珣媳妇正在思谋,要进来给张氏请安,帮忙介绍一个有根基的媳妇。

毕竟,贾芸想走科举之路。

如今石梅邀请,欢天喜地的应了。

石梅随后收拾了一包补品给贾珣媳妇送去。

张氏水灵叶筠都闻风而动,都给贾珣媳妇送了礼物。

然后,石梅就请了六老太太进府说话。

提点六老太太:“既然喜欢绝色,就往乡下地方寻一寻,莫看家世,只看人品与相貌,总能找到。

不能他难伺候,你就不管了。

这样放任孩子不成,瑞哥儿都是二十了,你再不给栓个笼头,赶明儿他往花枝巷一钻,你哭也晚了。”

六老太太一听花枝巷,顿时紧张了,花枝巷住的都是些半开门的暗门子。

然后,石梅得了消息。

六老太太回去真没闲着,找来找去竟然给她找到个合适的姑娘。

是谁呢?

竟然是贾珣媳妇嫂子的、娘家哥哥家的儿子的、未婚妻的大姐。

这个大姐姐姓什么,姓尤,叫做尤珍珠。

然后,她为了什么二十三岁没许亲呢?

因为她十二岁死了娘了。

还没出孝,他爹给她娶了了后娘。

这个后娘是石家侧枝之女。

这个后妈据说长得千娇百媚,哄得尤老爹把她当成心肝宝贝,对她两个女儿比对自己的女儿还好。

这不,给继女都许家同是城门官的张家。

别瞧不起城门官,城门官也是九门提督手下八品官。

只是,这个八品官寿命也不高,不知道是不是那石家的女人克夫。

尤氏十五岁出孝,正要说亲,他爹病了。

这一病就是一年多,然后咽气了。

尤氏已经十七岁了。

守了三年孝,这就二十了。

她也是倒霉,原本也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县丞家的长子。与尤氏的父亲有旧。

然后,好巧不巧,去年嘉和帝终于答应一大批在侧的秀女回家,自行婚嫁。

这个县丞的顶头上司家就有一个十八岁了还没有出嫁的闺女。

当初是为了做皇妃,十五岁没许人家,如今拖了三年,十八了。

这姑娘虽没有尤氏长得美,却比尤氏家底厚。

人家有五千银子的嫁妆。

尤氏父亲的家产都被继母榨干了。

她只有母亲留下的一千银子,还有一百亩田庄。

尤氏被退了亲了,那两位,不出三月就抢着成婚,肚里已经有了活物。

尤氏气病了,挨到今年,二十三了。

这消息是贾珣媳妇说给石梅听:“这一回瑞哥儿满意了,六老太太正在张罗请媒人呢。估计成婚就快了,两个人都到了岁数了。”

石梅闻言,整个石化。

红楼三尤!

竟这般顽强的出现在贾氏宗族!

石梅心里真是五味俱全。

然后,六老太太就来跟石梅图苦水来了。

六老太太倒是不嫌弃姑娘岁数大,而是十分厌恶尤老娘,三十好几了,还打扮的妖精一般,妖妖娆娆不正经。

据说在家跟许多的下级军官们勾勾搭搭,不清不楚。

还有尤家两个小姑娘,虽然才十二三岁,已经风情万种。

石梅有心唆使,让她退亲:“不满意,就再找一家算了,世上的标致姑娘多得是,何必自己生气?”

六老太太却道:“我也是这么说啊,瑞儿那个孽障,好人家的女儿他看不上,偏生这一回他十分满意。

还说,这一回若是不成,他就不娶了。

他祖父竟然也说,人家死了丈夫身遭不幸,应该同情,不应该鄙视。

还说,咱们家不是也一样死了三个儿子?

大家都是苦命人,相互帮助吧。

二嫂子您说说,我家孩儿夭折,跟她做寡妇是一回事吗?

如今,老头子已经请了五房的大侄儿媳妇两口子做媒人,我都拦不住啊。

这祖孙两个是不是要气死我啊!”

石梅很惭愧:“六弟妹,都是我多嘴。”

六老太太道:“这怎么怪您呢?

这一户还真不是您催了我们才找到的,珣哥儿那个大舅哥早跟我们提了,只是我看不上他奸诈滑头,做生意跟贼似的,故而没兜揽。

这一回却是他逗引瑞哥儿自己去相看去了,哎哟,说起来我就心口疼。”

石梅忙着让鸳鸯给六老太太倒了一杯灵茶水喝下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