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天敌啊

之后,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什么燕窝人参都往贾敏屋里送,只是说话的腔调让人听着别扭。

“你现在是林家的功臣,要摘天上的月亮,可不依着……“

“你要好好吃饭,好好滋补,别亏着我孙子!”

然后,九月底的一天。

林母提出要求,说怕贾敏累着了,让青玉去她的萱草堂里住着。

贾敏自然不同意。

青玉如今要打坐修炼,需要贾敏护法。再有,青玉怕水这件事,要特别注意。

贾敏这边的人都是伺候惯了,知道青玉的禁忌。

去了陌生的环境,只怕不习惯。

结果,林母乘着青玉去请安,强行把青玉留下了。

贾敏无法,只好让伺候青玉的奶嬷嬷,还有教养嬷嬷,一起跟着去了萱草堂。

贾敏又特特跑去跟林母请安。

然后详细说了青玉的怕水,不要带青玉玩水,浴桶的水只能装到三成满。

林母觉得贾敏这是故意恶心她。

不过就是当时儿子先救了她,她多病了几日而已。

值当这么说几年呢?

林母黢黑的脸,让贾敏很不安。

也只有吩咐奶嬷嬷要寸步不离青玉。

当晚,青玉再次发病了。

却是沐浴的时候,林母不许贾敏的人伺候青玉。

青玉因为浴桶的香汤太满不肯沐浴:“我不要,不要……”

林母以为是青玉不肯跟着她,故意闹脾气。

林母有些恼了,吩咐人强行给青玉往浴桶里放。

倒不是林母拿孙子开玩笑。

却是林母根本就不相信。

青玉一个男孩子会因为怕水,连浴桶装满了都害怕?

虽然林忠林如海一再跟她解释。

却是林忠解释,她恼恨林忠。

林如海解释,恼恨林如海。

她以为他们都是偏向贾敏。指责她当初不管不顾贾敏母子。

当初青玉也没落水,事情过了也就过了。

从来没听说过几年后还会有什么阴影一说。

林母压根不相信这种事情。

反而以为贾敏教唆孙子不亲她这祖母。

她心里置气,一定要青玉屈服。

小孩子家家打压几次就知道害怕了。

等他知道好歹了,再抚慰也不迟。

两个大丫头金簪宝簪得令,嘴里哄着青玉:“少爷不怕,没有关系呢。

我们在边上看着呢,这水掩不住脑袋,没关系啊。”

她们自以为做的足够了,然后把青玉抬起往水里一丢。

青玉人小力薄,最终被金簪宝簪丢进浴桶。

瞬间,他觉得四面八方的水往他身上挤压。

他瞬间拱出水面,大声呼喊母亲,面色吓得发紫。

然后,他乘着丫头们被吓懵的当口,拼命的翻出浴桶,爬到桌子上面,抱着膝盖瑟瑟发抖。

这个屋里只有桌子让他比较安心。

当初母亲就是把他放在桌子上。

贾敏若是在,就会看见,这正是当初青玉在遇险时候的姿态。

奶嬷嬷就在外面等候,闻听青玉哭叫,不顾一切打翻了看门的丫头冲进来。

她就是当初跟着的奶娘,知道厉害。

抱起青玉就跑。

贾敏得了消息,唬得魂飞魄散。

半路上接了青玉抱着,一边替青玉输送灵力,一边拍哄青玉:“青玉不怕,娘亲在呢,娘亲跟你一起……”

又吩咐王嬷嬷:“快去荣府,快请太医……”

林母自己也吓傻了。

林忠闻讯跑到林母面前磕头:“老太太,您这是干什么啊?

老奴一早就跟您说了,您怎么就不信呢?”

大奶奶好容易才把哥儿看得好些了,这一下被老太太胡乱插手,之前的努力全部白瞎了。

这可怎么好啊?

大奶奶怀着身孕呢?

林忠有些话不敢说,却是不自主哭出来:“老太爷啊……”

林母听林忠哭起老太爷,顿时吓得一个激灵。

她后悔了,害怕极了,跌跌撞撞就往双梅园跑。

此刻,贾敏已经恨得浑身颤栗,杀人的心都有了。

听说林母来了,贾敏头也不抬的看着青玉,咬牙切齿的吩咐:“挡住她!”

半个时辰后,石梅赶到了林府。

太医这个时候还没到。

石梅在门口遇见林母,顺手把林母带进去了。

贾敏不想见林母。

石梅觉得应该让林母见一见孙子的模样。

这个时候,贾敏不住安慰,输送灵力给青玉。

青玉总算不喊叫了,情况依然很糟糕。

盖着厚厚的棉絮,依然浑身颤栗,手脚冰凉。

贾敏不停输送灵力,替他温暖身子,因此面色有些苍白。

石梅一见,心中顿觉不好,这样下去,只怕肚子里的孩子要受影响。

石梅接过青玉:“敏儿你歇一会,肚子里还有孩子呢,我来安抚青玉。”

青玉看见林母,顿时一哆嗦。

石梅遮住了青玉的视线。

必须设法让青玉忘记。

模糊记忆也成。

泥丸宫是元神所在。

石梅决定试试。

她手掌贴在青玉眉心,一丝温润的灵力输入。

石梅温柔的看着青玉的眸子暗示:“青玉不怕,这不过是个噩梦,祖母外祖母父亲母亲都喜欢青玉呢。

再不会把你丢水里去。

这只是个噩梦。”

石梅轻轻抚摸青玉的泥丸宫,温柔的重复这些话。

石梅告诉青玉,全家人都喜欢他,大家爱他。

青玉的身子逐渐放松了。

这是一种信任。

他整个人放松了身子,靠在石梅怀里,眼睛却没有闭上。

他抿着嘴巴,抗拒入睡,怕有噩梦。

石梅这个时候把手在青玉后脑上轻轻的按摩:“乖乖,睡吧,睡吧。

睡醒了,噩梦就没有了,外祖母就来了。”

青玉真的就入睡了。

石梅将青玉安置好了。

这时候王太医才到了林府。

石梅就请王太医跟青玉请脉。

王太医请脉之后说道:“孩子受了惊吓,需要长期静养。”

又说石梅:“上回少爷受惊不是告诫过吗,不能再受惊吓了,这怎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