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身难保,估计也是怕儿子出事。
谁知道,恶人天收,不用咱们动手,他儿子就倒霉了,丢了官了。
我猜测,姑奶奶是不是得知这个消息,怕一双儿女落到白眼狼手里,难以活命。
这才打定主意出逃。听说是预备跟乌家联络,请乌家送他们进京求援。”
石梅问道:“既然是指挥使的内侄女,他为何丢了千户?”
杨氏道:“撸掉大姑爷的是巡抚大人,还有,那个内侄女,其实跟王家两个甄家表妹是一个路子。
这位千娇百媚,这一挑唆挤兑,大姑奶奶根本不是对手。白家两个老的也不是公正之人,故而……”
石梅心中讥笑,这样的出身,这样的来历,只怕这个白姑爷头顶大草原了。
石梅问道:“大姑奶奶生了什么病症可有说?”
杨氏道:“只说人病得很重,什么病症倒没说,估计是珍儿也不清楚。”
石梅颔首:“这个事情我知道了,等下赦儿回府,我跟他商议,看他如何决定。还有大姑奶奶什么态度,珍儿也没说清楚。”
杨氏道:“大姑奶奶真可怜。当初在家,也是娇滴滴的长大,竟然被个瘦马欺负……”
石梅道:“你安心,既然珍儿已经跟她相认,她暂时是安全的,那姓白的未必会回去寻她母子。
再者,他们既然想向娘家求救,我再不会不管。无论如何,明天就会派人前往东省地,先把人接回来。
人命大如天,官司可以慢慢打。”
杨氏顿时落泪:“婶娘谅解,不知道怎么的,我最见不得人受罪,尤其是这些自小认得孩子,才二十七呢。
珍儿说,很可能……
我之前还在责怪她,叔父那样疼爱她们,竟然一个都不回来奔丧,如今看来,只怕个个都有苦衷吧!”
杨氏似乎怕石梅误会,又道:“这也是叔父当初执拗,若是听从婶娘的安排,都在眼跟前过活,哪个敢这样欺负,皮不揭了他。”
石梅顺着杨氏的反应,脑海里多了一段记忆。
杨氏进府的时候,满眼陌生,毓秀毓慧这两个隔房的小姑子十岁,对这个嫁进来的嫂子十分友善,让杨氏在府里多了一丝熟悉,有了一个了解府里各人的窗口。
所以,杨氏对毓秀毓慧的感情有些特殊。
贾珍是两府头一个侄子,府里几个姑姑对她爱若珍宝。
这也是贾珍愿意帮助毓秀,积极替毓秀寻找靠山的原因。
石梅并未因为杨氏过于热心有所不快,反而心里更加觉得杨氏此人可以交往。
她是一个知道感恩之人。
杨氏十分信赖石梅,知道她说了管必定会管,而且一定会管好,
杨氏告辞,石梅便吩咐琥珀:“让小丫头去二门告诉金大,让大爷回家马上来一趟。”
贾赦是南镇扶司镇抚使,掌管锦衣卫的法纪、军纪。
搁在现在说,就是政委一样的人。一支部队没有团长就会人心不齐,打不了仗。
没有政委,照样打仗。
而且,贾赦是新任官员,北镇抚司是老油条,挤压得南镇扶司几乎没什么权利。
不然,贾赦也不能上来就得个南镇扶司镇抚使。
说穿了,你若是没本事翻身,就是个窝囊官。
贾赦虽然如今跟上官同僚勾肩搭背,你好我好。
其实,在锦衣卫其实没有什么实权。
法纪军纪,在锦衣卫来说就是个笑话。
北镇抚司天天抓人,严刑逼供,一百零八套的刑具血迹斑斑。
这是违法乱纪的行为。
四年前政变,明面上没有死多少人,其实虾兵蟹将不知道死了多少。
有些人根本熬不过刑具,不等他投降招供,已经死在刑具上。
然后,把没没死透手指头粘上嘴角的还热乎的血液,在供状上一摁。
这就是铁证如山。
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你死也白死。
因为锦衣卫北镇抚司有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的权利。
却陛下有令,锦衣卫办案,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故而,锦衣卫北镇抚司,就是个被人恨得牙根痒痒的机构。
贾赦这南镇扶司,就是个闲差。只要每天点卯不迟到,京都不出大案件,不要碰到上官的裉节上就成。
贾赦上衙门就是带着部下操练操练,余下的时间就是泡茶磕牙。
贾赦也就是操练自己的部下,北镇扶司一个个都是大忙人,牛皮哄哄的,你敢去管他们的法纪、军纪,那就是自找没趣。
弄不好自己个尝尝一百零八套刑具。
这事儿之前就有过。
对此,贾赦也不恼。
他做官还是有些门道,知道你一上来就气势汹汹,必定成为众矢之的。
他这种身份平时不出错,只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这个官儿就能做得长长久久。
反而是你上来就拉起架子,最终会被人晾在架子上下不来。
这就跟武则天一样。
谁都知道她是窃据李唐天下,但是,谁敢气势汹汹上去把她赶下去?
谁要这么干,死的就是你自己。
贾赦想要掌权,那就得耐心等候,等待一个时机,蓦的反手。
这之前,最好蛰伏。
不然,人家怎么把你弄上去,还怎么把你弄下来。
贾赦现在做的就是跟大家打成一片,步调一致,三五天请回酒,哥们儿喝得醉醺醺,你好我好大家好。
别看一顿酒一顿肉,还真的能够拉拢人心。
南镇扶司不比北镇扶司,人家管着诏狱,许多犯人的生杀大权就在他们手里,想要银子真是哗哗来。
南镇扶司相对来说就是清水衙门。
千户百户俸禄,一年也不过几十两,指着这钱养家,吃些青菜萝卜还成,想吃鸡鸭鱼肉,就甭想了。
除非跟贾赦一样,家有功勋田有祖业。
贾赦很够意思,请酒的时候故意多点一些盒子肉,吃不完了就让属下打包回去,每回都是人手有份。
一回两回不觉得,三回四回之后,大家都知道了,贾头这人仗义疏财。
金山知道石梅一般不轻易找人,得了信就亲自往锦衣卫衙门迎接贾赦。
锦衣卫那些小子如今很服气贾赦,听说是荣府的人来了,忙着往里迎接,又给贾赦报信。
贾赦听说是母亲有请,左不过在衙门也是跟同僚们吹牛品茶,起身就走了:“爷们今儿家里有事,大家伙子眼睛睁大点,改日得空,爷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