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这简单几句话,让她真的选择了回校,暂时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第二次和第三次,也是类似的情况,在她室友收到她的消息后,一次是室友又开导了她,一次则是她收到家人电话,来自亲情的温暖,又让她再一次放弃了跳河的念头。
然而类似的次数一多,非但她的心理状况没得到改善,就连她的室友和父母也由于听得多了,态度开始敷衍起来,没再当真。
故而一直到她第四次摸到河边,再给他们发去消息时,已经没有人立马回复她消息了。
也就是她站在河边铁锁前,犹豫不决等待他人回复,却迟迟无人再联系她之后,她才最终下定决心自杀。尸体等到两天后,才被人打捞出来,尸身已是全身浮肿。
她当时的授课老师为他们讲解道,许多说着要自杀或是已经自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百分百有勇气,百分百就下定决心的,他们只是一时想不开,认为生活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类似的自杀案例中,其中有绝大多数人是舍不得死的,他们既然会因为遭受打击而想自杀,那么这些打击肯定是他们极为在意的东西,有在意的东西,他们就会有挣扎,有退缩,有不甘,有奢望,乃至是活下去的希望。
也许脑门一热,头脑一昏,就草草做了决定。假如当死者萌生自杀念头时,身边能再多个人劝劝,同他们说说话,多提下他们还拥有或还在乎的东西,也许就能减少许多悲剧。
天蒙蒙亮的时间,往来车辆虽然不多,李建忠却毫无顾忌行驶在路道上,仿佛丝毫不怕与其他车辆撞上。
乔音一面腾出手来牢牢支撑着身子,一面闭上眼睛,快速回想着她近来跟李建忠的接触。
然而她翻遍记忆,李建忠给她最大的印象,也只剩下了平稳,他整个人平稳得几乎没有情绪,没有欲念,没有丝毫脾气,往夸张里说,就是毫无所谓的死气沉沉。
她说她怕打雷,让他陪她说话,他就听她说话。她说她想喝水,他就给她倒水,他极好说话。
可他若真是个无欲无求、又好脾气的人,又怎么会狠得下心去接二连三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