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蔺都叫她傻瓜了,薛妙决定不替他仔细着票据,全部兑光。票据零零散散什么种类都有,分散交易,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得可着一个人搞次大的交易,这个人选薛妙早就想好了,不是别人,是镇上供销社跟她打交道最多的售货员刘江。
刘江三十多岁,看起来高大憨厚,脑子特别活,利用职务便利帮人对缝的事没少干,手腕又灵活,周围同事跟领导没一个觉得他这么做出格,薛妙觉得他有些生不逢时,不过再等几年改革开放了,这人肯定是最先富裕起来的那一批人。
留了些全国粮票跟地方粮票,还有些布票跟工业券,薛妙把其它票据一古脑全都装信封递给刘江,“刘哥,你看着办吧。”
刘江特别识货地从里面挑出自行车票、跟收音机票,高兴道:“小薛,这两样值不少钱。要钱还是要东西?”
薛妙手里的自行车票是沪市的永久牌自行车购物票证,她问过林峥嵘他们,现在永久自行车卖一百七,在他们这边远山区工厂少,工业类票据极度稀缺,能买的起自行车的人家不会差这点票钱,加上三四十块钱这票估计也能被疯抢,钱以后可以挣,她想要东西。
“我要东西,吃的。”
“行,给我点时间,一礼拜过后你还来我家找我。”
干脆人办事就是麻利,刘江动作很快,用薛妙拿来的票据一共零零总总给她换了一大堆东西,有十五斤腊猪腿肉,五百个鸡蛋,五百个鸭蛋,三十斤黄豆,这些都是现在这个时候最稀缺的蛋白质食物,还特别贴心地为她准备了几个陶土坛子,送了几斤大粒盐,让她把一时吃不完的鸡蛋、鸭蛋腌上放床底,留着以后慢慢吃。
至于剩下的那几个袋子,刘江有些不好意思,“小薛,你别嫌弃,这些东西别看占地方,但是重量很轻,你往家里寄也能省些邮费,要是舍不得邮费,就放探亲假时再带回去。”
薛妙点了点头,给沪市那个家寄点不是不行。几个袋子是一口袋干木耳,一口袋芒果干,一口袋笋干,一口袋干磨,薛妙当然一点都不嫌弃,这都是最最好的东西,放到后世可比鸡蛋、肉贵多了。
看薛妙是真心喜欢,刘江感叹:“这都是品质最好的农副产品,可现在收购价还不到一毛钱一斤,这么一大堆也不值几个钱。”
薛妙安慰他:“刘哥,好东西跟人一样不会被埋没的,还没到时候哪。”
刘江点了点头,小姑娘说的对,他也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像现在这样凭票供应,商品流通不便的时代早晚会结束的。
这次的买卖太划算了,薛妙表面不显,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告诉刘江一次拿太显眼,她先把腊肉、鸡蛋、鸭蛋分两次用竹篓装走,剩下的东西她以后再分批次拿,其实东西陆续都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收进了福德居。
夜深人静的时候进福德居看自己的收藏,薛妙表示很满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应该感谢下廖营长了。
……
因为没有伤到筋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廖蔺的伤口已经长好,只是伤口周围的皮肉有些紧,还没开始恢复高强度训练。
时间就是金钱,这段时间廖蔺并没有闲着,跟战友和领导把未来针对那片三角地带的行动方针捋顺,底下人也已经领命出境,侦查工作不能间断。
正在办公室看简报,樊志拎了个邮包在门口喊报告,廖蔺挑眉,家里很少给他寄东西,东西估计是薛妙寄来的。樊志把东西放到他办公桌上,站那不动地方,眼巴巴等着廖蔺开邮包。
廖蔺踢了他一脚,“上回那堆坛坛罐罐不是分你好些了吗?有点东西你就惦记,我看你就是个馋鬼托生的。”
樊志委屈:“被一营长、二营长,还有虎子、大亮他们打劫了。”
“活该,自己东西都看不住,坛子没法邮寄,这次应该不是吃的,你赶紧走吧。”
那可不一定,樊志就是赖着不走,还主动递了把刀,催廖蔺赶紧拆包裹。
包裹不大不小,打开一看,里面规规整整摆了三个纸包,一块报纸包了块腊肉,还有个包是二十个煮熟的咸鸭蛋,剩下一小包是薛妙秘制的炒黄豆。
奇怪,这丫头怎么弄来这么多好东西?看底下有封信,打开一看,廖蔺眼底露出笑意,小丫头促狭,也学他惜字如金,信上只写着——“羊毛出在羊身上”。
廖蔺很快猜出东西是怎么来的,“还真长了个算盘脑子。”
把腊肉、鸭蛋递给樊志,“拿给肖胜利,让他中午给大家改善生活。”
“是!”樊志抱着腊肉跟鸭蛋跟抱孩子似的,快速出了门。
樊志刚走,团长手里攥个茶缸笑呵呵进来,“我老远就看樊志拎了个包裹,有没有好东西?”
廖蔺把炒黄豆分他一些,“您爱喝茶,当茶食不错。”
于是民立即捻了一颗进嘴,眼睛瞪圆:“这黄豆都炒出肉香了,小丫头真是个人才。”
廖蔺笑笑不说话。
于团长喝了口茶,看着廖蔺说道:“顾宇宁人有对象了,我就不说什么了,你呢,光棍一个,你家里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就不替你着急,赶紧给你介绍一个啊,连我都急了。你又不是条件不好,就你这条件在咱们军区谁能比得上?别以为我不知道,喜欢你的姑娘都快够一个连的了,不随便你挑啊,郑岚就算了,那姑娘太跋扈,你俩不适合。文工团的姑娘你不考虑下?”
廖蔺摇头:“唱歌的太聒噪,跳舞的太闹腾。”
于团长看了眼桌上的黄豆,想起了薛妙,眼睛一亮,“那会做饭的呢?我看小薛就不错,小是小了点,但外在条件好啊,长得不比文工团那些个差,还心灵手巧,做的饭大厨都比不上,这样的小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你再不下手,等人被抢走,后悔都来不及,不说那些有眼光的男的,就是你嫂子她们都要出手了,我家孩子年龄不合适,你嫂子这两天在家里盘算着要把她在蓉城当兵的娘家外甥介绍给小薛,你嫂子不会胡乱介绍人,她娘家外甥一米八五的大个,要样貌有样貌,现在级别是副营,不比你差多少。”
廖蔺脸上从容的表情稍稍绷紧了,对于团张说道:“她救了我的命,以后我就是她哥,她一个人在外插队,父母不在身边,我更得多关心,您回去跟嫂子说说,要是想给她介绍对象,先把条件跟我说说,对象人选我得先把关。”
于团长摇头:“你这小子,出个任务都没见你这么紧张,碰上小薛的事倒摆个严肃脸,行了我回去跟你嫂子说,给小薛介绍的人选要比照着你,只能更好,差一点都不行。”见廖蔺表情还没放松,于团长道了句:“行了,不说这个,找你为了正事,刚才接了个电话,军区对独立营的设立有最新指示,那是你未来的任务,去好好听听吧。”
“是。”
于团长说完话提着茶缸出门,步出门口时,脚步顿了下,不对,怎么让这小子给糊弄过去了?他也没正面回答对小薛是什么态度,光说当哥,当什么哥?又不是亲哥。
于团张觉得,要不这小子在跟他耍心眼,要不就是他还没意识到自己对人家小薛是什么意思,能吗?廖蔺这小子,全军区公认的心比七窍还多一窍的人,碰上这男男女女的事反而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能吗?有可能。这人再怎么聪明也是个没谈过对象的愣头青,想到这里,老狐狸于团张脸上露出要有好戏看的期待。
廖蔺要开好几天车去省军区开会暂且不提,这边薛妙在驻地迎来了批客人,从燕京过来的科研团队,一早定下的行程,来对他们周围的这片雨林进行考察。因为现在国外有一种说法,说我们国家不存在热带雨林,国家很重视,派专人过来实地考察,要用证据证明国外的说法是错误的。
这事关乎国家的脸面荣誉,顾宇宁很重视,调派了人手全力配合,陆鸣亲自带队保护专家,连薛妙也被分配了任务,专门负责这次科研团队的一日三餐。
几个人从省城下火车,颠簸了好几天才来到驻地,被折腾得不轻,安置好后,那个领队找过来对薛妙提要求:“先给我们蒸点白面大馒头,再炒点菜,少放点辣椒。”
“郑主任,能把粮票先齐上来吗?”专家怎么了,大家都为人民服务,想吃大馒头得先给票。
领队的郑主任不高兴地斥责薛妙:“你这小同志真有意思,还能缺你票吗,我们为了国家荣誉千里迢迢来你们这考察,一上来就要粮票,你们领导就让你用这态度接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