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蒙古八旗,每支由原先的一万,全部扩充到两万。这样,就足可以和大明新建的草原军团相抗衡了。
新护军,撤销,因为汉人还是靠不住,直接让他们去种地,去生产生活用品。
而在三江平原屯垦的朝鲜人里,征募十五万新附军,多尔衮的教导营,扩充为一万。他们的装备,非常好解决,每人一根木杆,也叫棒子,反正他们本身就是棒子,实至名归。
这些新附军主要面对的就是东江镇。现在,对东江镇的策略就是防守。
皇太极沿着牛庄辽中,辽阳,大兴,宽甸,筑成一道依靠山势的筑垒防线,将毛文龙的辽南和辽东隔绝开,让朝鲜棒子军,配备佟养性的炮兵,对这些要地山口进行严防死守。
从这一点上看,尽管皇太极每日在朝堂上对东江镇喊打喊杀,其实已经认怂了。
对东江镇认怂,不等于对草原军团和关宁认怂。尤其是关宁,从起兵以来,大清八旗就一直对关宁采取按在地上摩擦的态势,无论是在战力上还是心理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动的。
所以,在整编完毕之后,皇太极颁布了大清最近几年的策略,那就是,南守,北攻,中骚扰,趁机夺回广宁的策略。
现在,大明的南面东江镇,可谓是兵强马壮钱粮丰足,最是强悍,动不得,只要能守住就成。
中部关宁,虽然大家在战斗力还有心理上占据优势,但关宁有地形优势,一时半会儿拿他没有奈何。草原军团其实是最弱的。不但没有地势可以依靠,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成份最复杂,即便毛承勇再能收蒙古人心,但不是一个娘生的兄弟,是无论如何也拧不到一块的。
所以,扩展疆土,聚敛人口,增强实力,就必须可这个软柿子捏,打开这里的缺口。
于是,在天启十年秋,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时候,皇太极准备御驾亲征,带着自己的两黄旗,配备上蒙古八旗全部,各部一半,对大红庙的草原集团,进行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