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脾气暴躁不服输,累累战功都是他亲自冲锋陷阵得到了,因此末将认为,以阿敏的性格,最大的可能就是选择后者。”
毛文龙就沉默了,自己可是知道的,阿敏的镶蓝旗,是八旗里除了正黄旗外,最大的旗,有牛录三十三个,那就是一万多人马啊。
这次自己狠狠的打了他的脸,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而且他有不会善罢甘休的资本。
不必用最坏的打算,一定是最坏的打算,阿敏一定要调兵报复自己的,现在就看他能给自己留下多少时间,调动多少人马。
“你是这里的老人,也算是镶蓝旗辖区内的百姓,你算计一下,这次阿敏会调集多少人马,会用多少时间?”自己是外来户,当然不知道路,所以,毛文龙就要虚心的向这个当地人请教,这不是谦虚不谦虚的问题,这是关乎到人命的问题,装逼不得啊。
不过看到宋有权快速的进入思考状态,毛文龙倒是没有多少担心,因为他认为,留给自己的时间还能够。
毛文龙这样的迷之自信,主要是出于自己对这个年代明军调动的那种令人发指的拖沓计算的。
按照这个年代明军的调动规矩,上面要制定计划,进行一番各抒己见,其实就是都要掺合一把,为未来胜利能得到军功而刷存在感。
当然有参与的,自然就要有反对的,其目的也是为刷存在感,表示出自己有独到的见解。
这样一来,大家就会陷入无限的扯皮里去,那时候你一个妙计,他一个奇想,大家都坚持己见,都努力的推翻对方的办法,那时间就漫长的海了去了。
就比如这次熊廷弼担任了辽东经略,就提出了“三方布置策”的建议,实行海陆联防。所谓“三方布置策”即委派经略大员驻山海关,节制广宁(控制辽西)、天津(拱卫津、京)、登莱(守卫山东北部沿海)三方,在战略上做步、骑、水师的整体防御。
以广宁(北镇)为重点,集结马步三军阻止八旗兵西进;在天津、登莱设置舰船水兵控制黄海、渤海北部沿岸,从侧背牵制敌军,进而水陆配合,反击满洲旗兵,收复院落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