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划时代的教育

着他们一起去找张华。

“是啊,怎么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张华正闲的无事,在房间里给梅子

画素描呢。铅笔还没有诞生,只好用木炭将就着了。

“少爷,我给你去倒点水洗手吧。”虽然梅子很想看看自家少爷最终会将自己画

成什么样,不过看到马周几个进来,就知道是有要事相商。

“谢兄、季兄,你看,我没有猜错吧,就是东家写的。”

“里面有些典故我用的不一定很妥当,你们有什么建议只管说错来。所谓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嘛。”

《三字经》是要到宋朝的时候才会诞生的,里面引用的一些典故在现在是还没有

发生的。像是“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这种评论大唐的话语,更是绝

对不能出现的。所以张华也算是花了点功夫,才把张版的《三字经》给写出来。

虽然张华自己觉得这版本的《三字经》和后世的有点差距,但是放在大唐,这绝

对是无敌的存在。

“东家,有了这两本启蒙读物,不用一年,幼童们就可以完成识字的任务啊。”

谢玄很是感叹:“能够见识这两本奇书的诞生和传播,实乃幸事。”

“是啊,东家,你放心,一年之内,不敢说让张家蒙童都会吟诗作词,但是绝

对可以让他们都认识常用的汉子,如果做不到,我季洋自甘为奴,为张家贡献一辈

子。”

对于马周邀请回来的谢玄和季洋,张华虽然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同个当日简单

的交流可以了解到。用他们当蒙学老师应该是绰绰有余的,甚至他们的水平比国子

学的生员水平也不会差。

至于为什么张华让多啦去查询这两个人,一点消息都没有查到,就不得而知了。

历史上,有才华但是没有机会展示的大有人在。要不然怎么会有“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呢。

再说了,由于文字传播的困难,你如果不是真的名动天下,没有人专门为你作

传的话,即使是当时有所名气的人,最终也会在漫漫历史之中泯然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