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回

接着,他又为胤礽指了张英、李光地为师,李光地久任讲幄,谨慎清勤,学问渊博;而张英为官清廉,人品端正,更是公认的学者大儒。

康熙亲指他们为胤礽之师,自是用心之至。

而今看来,当初所做的决定都是再正确不过。眼前这孩子在两位师傅的教导下已经如此沉稳了,显然已经达到了他当初的预期,不,甚至比他预期的还要出色。

康熙想着,也有些出神。

正思纣间,马车忽然停了下来,那不算强烈的震动将康熙的思绪拉了回来,与胤礽一起注视着车门口,果真没一会儿,便有人来报:“禀皇上,已至行宫!”

“传令下去,至行宫整顿歇息数日。”康熙隔着布帘如此吩咐道。

“嗻。”

两人先后下了车,康熙率先朝着行宫方向走去,走了两步,却见胤礽没有跟上,于是顿了顿脚步。

“怎么了?”

他转头看过去,正见胤礽追上来,两颊红红的,双眼发亮,不知想到了什么好事。

胤礽笑着道:“只是看到了围场,想起以前围猎总输给大哥,也不知道如今能不能胜过大哥。”

他口中所称的大哥指的是胤禔,也就是保清。

二十年的时候,康熙便着人新增了玉牒,那些幼殇的孩子未序齿。是以,保清便从原先的皇五子,变成了皇长子。康熙还将他的名字从原先的保字辈,改成了与其他兄弟一样的胤字辈。

康熙听了心中一动,想起这两个孩子不管是什么事都要争一争,在旁的事上倒也罢了,就怕将来……

他止住这想法,看着这个笑眯眯的孩子,心里有些怅然,好看的小说:。虽然如今的太子稳重了很好,可是……他却有那么一些怀念当初那个容易逗弄的孩子。

再看看他已经快长至他胸膛的个头,康熙不禁感慨起岁月匆匆,忽然有种自己已经老了的感觉。

用过膳,康熙便让众人先行去歇息了,毕竟这几日舟车劳顿,虽时有歇息,但出门在外毕竟不比家中,这么一路走来,众人也都累了。

留下几个精神尚佳的宫侍供他们差使之后,父子两人便在前厅就着椅子坐了下来,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