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闪耀戛纳

影片散场后,《同妻》剧组还配合组委会宣传,接受了官方媒体的采访,这才是身为导演的徐凌飞的主场。对于电影的拍摄意图、初衷、想法,她侃侃而谈,觉得至少能凑足一个版面,不过估计记者删删减减,能给个豆腐块大小报道就要谢天谢地了。

徐凌飞显然估错了她的热度,也低估了《同妻》的实力。

场刊不光将采访尽数报道,还就电影进行了全方位解析,配上影评人的影评,简直成为有官方背书的优质好电影。

按照热度与观众口碑,《同妻》也确实经得起“好电影”评价,全场起立鼓掌的电影,它还是今年起迄今为止第一部。

影片还被另一个群体关注,那就是女权组织,她们借由林霞的遭遇抨击这个男权社会,号召妇女们自立自强,团结互助改变社会,不然会有更多林霞一样的女人选择用死亡寻求解脱。她们号召反抗家庭暴力,号召女性不要在沉默中继续受苦等等。

看到女权组织在法兰西各种媒体上号召,发声,徐凌飞只能回以黑人问号脸。这些人也太过深度解读了吧,首先她只想讲好一个故事,其次,她想过聚焦同性.恋话题,深度挖掘一下华夏的婚姻观、爱情观、价值观,就是没想过将家暴当作关注点。不过,有人摇旗呐喊,《同妻》能获得更多关注度也是件好事。

其后的几天,参赛电影依旧在放映。不过与往年相比,这一届质量确实不高,无病呻吟的片子明显增多,人们无法感受导演要表达的情感,自然也谈不上关注与话题。

不得已,著名影评人崔迪波亚再度在场刊上发表影片,内容依旧是关于《同妻》。

“看完这部影片,我久久无法平静,这对我来说是一场洗礼。该片拍摄手法细腻,情感自然流淌其中,看似平静,内部却蕴藏着几欲迸发的力量,长镜头、高低镜头的运用搭配相得益彰,构图美妙绝伦,每一帧都暗藏着电影语言,即便没有英文字幕,也能让人充分理解故事的叙述。最后的悲剧结局更是将整个故事升华,林用自己的生命反抗着整个社会,她无法在现实中寻找天堂,死亡似乎是最好的结局。该片的导演徐是位年轻的女性,她用不一样的视角,带着女性特有敏锐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属于神秘远东的画卷,让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情感经历。对第一次参加戛纳并带来足够诚意作品的徐凌飞导演,我要表达自己深深的敬意,这无疑是一部四星作品。”

戛纳电影节期间有影评人专门为参赛作品打分,最高四分,崔迪波亚给出最高分来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欢。

此影评一出,媒体瞬间闻风而动。

作为官媒,两次大篇幅表扬《同妻》,是否意味着评委会也看好这部影片呢?难道这部年轻女导演首次参赛的作品会获得大奖?媒体们兴致勃勃探究,徐凌飞却有些被毒奶的感觉。

大热必死!她可不想现在风光无限,被捧上风口浪尖,最后又狠狠摔下来,粉身碎骨,那样还不如曲魏源呢,悄无声息,就好像自己从未来过,多好!

曲魏源:“……mmp!”)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是作者菌的生日,为了普天同庆一下下,在这章后面留言的前三名有红包拿哦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