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番外二

后来拼了的程相不再满足于只读,竟然也开始自己写,好在还知道自己的斤两,没朝着经书史籍、诗词歌赋下手,只是写传奇故事,并取笔名“樱桃斋主人”——她构思的时候,婢子恰捧上樱桃酪浆来。

程平主攻武侠,一度生出豪情,要写出唐代最传奇的传奇。

每次写完都要让陆允明当第一个读者。陆允明惯常捧娘子臭脚的,一味说好,什么“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什么“波澜起伏,不忍释卷”……程平的豪情便又放大了数倍,已经想象自己的可以开宗立派了。

程平很不要脸地让人把自己的刻印了一些,让东西市的书肆代卖——然后就被现实狠狠打了脸。

陆允明皱着眉,满脸疑惑,把媳妇“大作”不受认可归结为“这大约就是曲高和寡吧?”

他这理由……连程平自己都笑起来,真是难为我们陆相了啊!

到退居洛下时,程平到底找到了自己可以终身从事的事业——不为良相,便为良师。

这还得从那些登门投行卷的士子们说起。陆允明虽退居二线了,但名声在外,登门拜访的学子不知凡几。陆允明去衙门,程平便替他把这些投来的诗文、策论、行卷看了,有看着实在欣赏的,便见一见。

听说夫人召见,即便再迂腐再头巾气的儒生也没什么为难的——韩国夫人不是别个,那是当过宰辅的人。

程平寒族出身,科举及第,从地方亲民官一路爬到朝廷重臣,于科举事,于朝政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就任中枢那几年,也时常提掖后进,在读书人中颇有美誉,这时候重操旧业,倒也便宜。

她态度和蔼,对那些求推荐的也很坦诚,“郎君明而能断,某可荐去刑部试试;郎君若想入大理寺,则要等陆相回来,与他谈过再说”……

也有单纯讨论学问的,这种程平更喜欢,切磋出真知嘛。

一时洛下读书人言必提“韩国夫人”,又觉得“国夫人”这个官方称谓与程平似不相称,但称“程相”又不合适,便有走得近的士子称呼她“程师”,别的士子觉得这个称呼不错,便也跟着这么叫,弄得程平颇有桃李满天下的意思。

“程师”也确实有把这个名头坐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