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宁望着杨廷和等人,再一次感到了政治家的冷酷。是的,你不能怀疑他们没有悲伤,只是当这种悲伤与国事相比起来就变得微不足道。
简宁明白,可身为朱厚照妻子却又是不想去理解。她就跟太后一样,对于朝臣这么轻易就放弃的态度感到了恼怒。
对大明来说,此刻只有两个结果才是最好的。
朱厚照活着回来或死在茫茫草原深处,哪怕死了也不能被蒙古人控制,这才是最好的……
又或许,再次一点的结果也是:永远生死不明。
说来多讽刺啊!
大明养士百多年,朱厚照甚至给官员们加了工资福利,可这些大臣对朱厚照这个人的感念也就大半月的寻找……
头一次,简宁想杀人,用自己手里的权利。
她来这么久,哪怕受尽压迫却从没想过要一个人死,可这一刻她却想让一个人死,用他的鲜血来提醒朝臣,朱厚照哪怕不在了,可简云舒还在!她就是朱厚照的延续!
还有!
她绝不会让大臣控制她的孩儿,也绝不会让朱厚照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江彬!
一个可以下刀子的人。
他人也失踪在大漠了,但他还有家可以抄,还有家人可以惩罚。
据她所知,他的家人也没几个好东西,岭南需要人开发,去那里不是正好么?
“太后,现在当杀鸡给猴看。”
哭泣着的太后抬起头,诧异地道:“杀谁?”
“不用杀谁,但要让他活着比死难受。”
简宁的唇抿起一丝残酷,“江彬此人必诛!如今生死不知,便由家人代替罢,怂恿陛下犯险,足够抄家发配了。”
太后晦暗的眼里终有了光芒,“你说得不错!杀,不要发配!全杀了!”
“太后,这世上对一个人最好的惩罚并不是死,很多时候,对于有些人来说,死才是解脱。不管陛下现在如何,我们都不能让他的心血付之东流,士绅一体纳粮的事可以放一放,但海贸之事不能断!岭南需要人,江彬那么多妻妾,那么多孩子,他们享受了他们夫君以及父亲的荣华,现在就该为他们父亲的罪过恕罪了。”
顿了顿又道:“另外……臣妾观察一人很久,我觉他可担起寻找陛下的任务。”
“谁?!”
太后站了起来,抓住简宁的手道:“谁有这本事?!哀家一定重用!”
简宁抿了下唇,沉默片刻,一字一顿道:“王守仁!”
乾清宫里,一道屏风被拉起,皇后与简宁端坐在屏风后,驹儿有些紧张地坐在龙椅上。
就在刚刚,大臣们以一致决议:让皇太后下懿旨,立驹儿为太子。
本来这事也是水到渠成的。正德之前未立驹儿为太子概因钦天监的人批了驹儿八字后,发现他落根比较晚,觉着晚点立为太子比较好。
正德本来对这些事也是嗤之以鼻的,但关系到自己儿子性命就不得不谨慎了。本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精神,他打算等驹儿满八岁再册立为太子。
只是如今出了这事,正德已在大漠失踪好多天,若再不立太子,并行监国之责,恐天下就要大乱了。
“两宫娘娘以为如何?此事万不可拖了……朝中已是人心浮躁,若……”
杨廷和说不下去了,心里都快把朱厚照戳出几个洞来了!你说这家伙,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啊!安稳了几年,一不留神居然玩出这么大的事来,这是要大家的命,要大明的命啊!
你都砍了一个鞑子了,够证明自己了,还领着大军战胜了,那就回来吧?追什么追啊!
现在好了!应州已大乱了,大明军队现在不得不放弃自己守城的优势,四下出动去寻这位天子!
不知多少将士惨死大漠,这是君王该有的态度么?!万一被俘虏,这可如何是好?!
“皇后娘娘,皇贵妃娘娘,请让太后下懿旨吧……若陛下……臣是说如果,两位娘娘要做好准备,我大明只有战死的武将,磕死的文官,没有投降被要挟一说!”
“爱卿此言何意?!”
夏氏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颤着唇道:“难道,难道你们要至君父不顾么?你们,你们这也算忠臣?!”
“皇后娘娘,土木堡之变您忘了么?太祖之训您忘了么?!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的每一代天子都要有替大明殉葬的决心,我大明是绝不会向鞑子投降的!”
杨廷和的脸很冷,尽管恨,可说这话时还是感到了一阵心痛。这是他的学生,尽管他不着调,可对自己却一直很好,也有许多的优点,哪是那么容易无动于衷的?
可国就是国,这大明是大明人的大明,非天子一人的大明!天子可死,国格不能丢!
“你们!”
夏氏咬牙,“陛下会回来的!”
“姐姐……”
简宁的声音响起,“此时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太子为国本,即使今天要册立的人不是驹儿,不是臣妾的孩儿,臣妾也觉着到了这个时候是必要行册太子之礼的!”
她说着便是叹气,沉默了一会,眼前慢慢模糊了起来,“若……若真有什么……那也只能如此……陛下心慕太祖成祖,求仁得仁,且他是堂堂一国之君,非五岁稚童,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话说到这里已是情绪失控,眼泪不受控制地掉落。
鞑靼人,草原诸部都打起了活捉朱厚照的口号,跟着他一起冲入大漠的人不过两百余人,还未带口粮,已经十多天过去了,难道自己努力改变了大明的国运,却要朱厚照来付出代价么?!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不惩罚她这个推动一切的人?!要将这罪怪到朱厚照头上?!
她不敢再往下想,心痛,自责一下一下扎着她的心,让她有种喉口腥甜的感觉,似有什么东西要喷出来一般,憋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