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书思忖起来,生意人就是生意人,一说到正事了,谦谦君子就不见了,那双深邃的眼睛好似都在发光般。
他思索了一番,“这篇婴宁其实更符合时人口味,且字数也较多,依我看我可以先给妹妹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简宁有些惊讶,“二十两?”
“嗯。”
胡彦书笑了起来,“其他规矩不变,还按妹妹说得来。”
简宁的眼睛瞪圆了,自己写的东西这么值钱?对明朝物价有了初步了解后,她就明白,这二十两到底是值多少人民币了。
见她这样,胡彦书直笑,“我就等着妹妹的书上市,一拳打死对面那蒋狗头了。”
他说着便是打开折扇,半掩着脸,凑过来道:“莫看那些君子视话本为末流,可私底下就属他们看得最起劲。”
简宁笑了笑,心里暗道:“他们不但看话本起劲,看春宫图也很起劲呢。”
“再者,闺中女子无甚消遣,妹妹这书或许更得他们心意,特别是那画皮。”
简宁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表面下却又对胡彦书有了新的认识。
这家伙对市场分析很有见解啊!
要是改行当编辑,没准也会青史留名了。
抿嘴笑了笑,将自己的脑洞甩开,道:“那样就最好不过了。”
顿了下又道:“依哥哥看,这书什么时候能上市?”
“再过三四日就能上市。”
他顿了顿又道:“其实后天就行,不过这样好的话本总得前期广而告之下,到时也能来个一鸣惊人……”
简宁点头,又是客套几句,便是带着简二哥回去了。
转眼两天过去,夏收到了,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又过了两日,里正带着粮长家的管事前来收粮。
此刻的粮长还是世代承袭的职业,可作的文章很多,故而在十里八乡也是很威风的存在,村民多是有畏惧的。
到了收粮这日,简宁家的门房被拍得咚咚直响,一开门,正是那钱氏。
只见她挑眉吊眼地道:“简三娘,该纳粮了!”
那气势,好似她是粮长一般,简宁看着觉得可笑。拿鸡毛当令箭,这钱氏倒是耍得一手好功夫。
点了点头,道:“嗯,这便去罢。”
钱氏冷哼一声,她就见不得简三娘这端着的模样,搞得自己真是千金呢?别人那千金都裹脚的,她一双天足不与他们一样?
简宁也不理会钱氏的哼哼唧唧,关照二哥在家好好待着后,便是带着银两来到了里正家里,行了礼后,便道:“里正,管事见谅,如今我家三亩水田乃是租给王家钱氏在耕种,所以这田赋……”
此言一出,满堂震惊,钱氏睁大眼,指着简宁,眼露不敢置信,“你,你这小娘皮说,说什么?!”
婴宁是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其“笑”贯穿全文,令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简宁在聊斋里最爱的几个人物之一。
简宁爱婴宁,概因她在婴宁身上看到了女子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这样一位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怎能不令现代女性心生共鸣感?
而其中对遗弃女婴的批判更是令简宁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她就是一个父母遗弃的女婴,扔在福利院的门口,若是在旧社会,恐怕她就是一个“死”字了。
所以写婴宁时,她的共鸣感非常强烈,用词甚至有些犀利,好似她就是那个被遗弃的女婴,然后靠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就好比她此刻奋笔疾书,正是为了在大明搏出一个安逸的明天来!
有了情感,有了框架,还有了鹅毛笔,简宁写得非常快,非常流畅。四千多字的原文给她扩充到了五万字,五天后,当简宁拿着厚厚一打手稿出现在胡彦书跟前时,胡彦书都惊呆了!
这,这创作速度!天啊!您这是受了什么神仙点拨么?
胡彦书一边看着手稿一边偷偷瞄简宁,忽然脑洞大开:她这般偏爱写鬼怪山灵之事,该不会也是个狐狸吧?
念头一闪而过,胡彦书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可笑。不过看着简宁淡淡然然的样子,又暗道:“狐狸哪有这气质?仙女还差不多。”
淡雅如菊,气质脱俗,自然是仙女了。
快速翻开着,这一看竟是不能自拔了。画皮虽好,可才子佳人的相逢更令风·流男儿着迷。
婴宁的美,婴宁的智慧,都十分符合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想象。胡彦书看得入迷,一时间竟忘了简宁还在等着。而简宁也不催促,落座一旁,静静喝着茶。
一个上午转眼过去,胡彦书放下稿子,不由感叹,“如此奇女子当真是可敬可叹!”
说着又是看了看简宁,心头又是一跳。这婴宁与她何等相似?只是不知自己有没有王子服那福气?娶得这样的美人归?
念头一起,便是红了脸,素来狷狂的人竟起了女子忸怩之态,清了清嗓子,道:“让妹妹久等了……肚,肚子可饿了?来啊,上两盘吃食来。”
简宁微微一笑,道:“倒是的确有些饥·渴了,多谢哥哥款待。”
“哪里话,不过几道点心罢了。”
仆人将茶点端上,一盘子绿豆糕,一盘笑口酥,外加山楂糕与橄榄脯,红绿掺杂,看得人食指大动。
简宁倒也不客气,取了糕点先给简二哥,然后便是大大方方的,当着胡彦书的面,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胡彦书偷瞄着,只觉窗前美人神态自然,毫无造作之气,心跳得越发厉害。努力地侧过头,不去看简宁,扯开话题道:“画皮明日就要刊印了,我打算先印五百本,妹妹看如何?”
“经营之道云舒不懂,一切但凭哥哥做主。”
简宁将绿豆糕咽下,喝了口茶道:“模版既在,少印些也保险些。”
真识大体。
胡彦书心里赞叹了一句,点点头道:“我预估这书卖得不会差,妹妹恐怕就要名动晋陵了。”
“名动不名动的倒也是其次,我一个姑娘家要那么多名做什么?只求能养活哥哥,讨房媳妇就心满意足了。”
简宁想起村里那钱氏,微微蹙眉,“若是再能赚得些银两,来这城里生活就最好不过了。”
“这有何难?”
一听简宁想来城里生活,胡彦书一下就兴奋了。
“这晋陵城里多有空屋出租,妹妹每次来城里都走得辛苦,不妨先租一处安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