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陀山找到的?”孟知祥微微蹙眉,眉眼流露着疑色。
“是的,在北面崖下,不过大约死亡已久,再加上虫蚁蛇鼠,尸身腐烂的十分厉害,特别是面部已溃不能识……”
听了宋志的回答,孟知祥没再说话,默默地取了姜片入口,用汗巾掩住口鼻,走向尸体。
“常七。”宋志唤了士兵中的头领,那人立刻与士兵将草席掀开了。
腐烂之尸,完全不能看,站在孟知祥身边已经看过一次的宋志忍不住转过头去,免得恶心,可孟知祥却没有退开,反而在恶臭中,围着两具尸体转了一圈后,停在了右边偏瘦那具边上。
“侯爷。”常七捧了两样东西到孟知祥身边:“铁钱是在左边这具尸体上发现的,而这枚玉簪是在右边这具身上发现的。”
孟知祥扫了一眼铁钱,没做理会,却伸手拿起了玉簪端详,继而点点头:“合上吧,拉去后山埋了。”
“是。”常七立刻带人把尸体遮盖抬走,宋志则伺候孟知祥吐了姜片,收了汗巾,一通收拾后才轻声问道:“老爷,您觉得会是那位吗?”
孟知祥把玉簪递给宋志:“你看看罢!”
宋志捧着玉簪细看,但见其做工细腻,通体圆润,簪体正中还刻有两个字:“应策。”
“恭喜老爷!”宋志脸上喜色乍现:“看来祈王已除,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等这一天可等得太久了……”
“小的这就去给唐门传信,让他们不必再……”
“不!”孟知祥非常谨慎:“尸体面容已毁,看不真切,我需要更谨慎些。”
“明白明白,是小的糊涂了!”
孟知祥往前走了两步,站定回头:“我突然有个想法。”他冲宋志勾勾手,宋志立刻凑过去。
孟知祥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后,宋志眉高挑:“老爷,您这可是引蛇出洞啊!高,实在是高!”
“去办吧!”孟知祥说着从宋志的手里抽走了玉簪,神情极为舒坦地走了。
“毒主?您啷个(怎么)亲自过来了?”胖厨娘看到唐九儿出现在灶房很是惊讶,通常毒主的饭菜都是她亲自送过去的。
“今儿起得早,饿得也早,就过来先吃点。”
唐九儿说着,扫视了一圈屋里的一切。
胖厨娘闻言立刻从灶锅里舀了一碗汤出来:“这是昨天炖的鸡汤,我给您就着下点薯粉。”
唐九儿点点头,装作无意地询问:“咱门里经常有人像我这样来要吃的吗?”
“多得很,那些儿娃子们饿得快,遭不住了,就会跑起来混吃的,昨儿唐六两还不是跑来拿了两个鸡腿啃起的!”
“是吗?那昨天还有谁跑来要了?”
“没有,就他一个。”胖厨娘说着转身拎起菜刀在墩子上切菜,唐九儿挑了挑眉,看了一眼舀出来的鸡汤,诧异暗道:唐六两?嘶,这应是巧合了。
……
花柔抱着双膝蜷缩在牢房的角落里。
有了昨日毒罚她眼睁睁看着大家受苦而爱莫能助的痛苦经历后,她的神情非常低落。
遇上麻烦,解决麻烦,解决不了,就顺其自然。
这是爹娘会常常在口中念道的话,她听得耳朵起了茧子,也在不经意间习惯了这样的处事方式,所以天性乐观,也总是怀抱希望。
但是,昨天的她明明知道怎么给大家解毒,可是她两手空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痛苦在弥散,听着那些凄厉的惨叫,这让她的心不禁蒙上了一层灰。
“放饭了!”刑堂弟子拎着竹篮入内,牢笼里的人们开始有了一些生气。
团粑,锅巴,一块块扔进牢笼,有人如饿虎扑食抓过就开始狼吞虎咽,有人却像是行尸走肉,食物塞进口中,嚼蜡般地吞咽,麻木而绝望。
“诶!放饭了!”刑堂弟子敲着对面的牢门,那牢笼里关着两个人,此刻只有一个出现在了牢门前,而另一个,只有一只脚伸在光线柱里。
“叫她过来领饭。”刑堂弟子看不到那人动弹,催了门口的这个去叫,那人爬了过去,片刻后昏暗里是一声叹息:“她死了!”
刑堂弟子闻言并不惊讶,反而嘴巴一撇:“晦气!”而后继续放饭。
他不惊讶,可花柔却是惊愕地站起身来,她走到了牢门前,看着那只在光柱里昏暗青紫的脚,只觉得心口一片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