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

寒门状元 天子 4685 字 2024-05-18

沈溪皱眉:“既然你觉得争取功劳很困难,为何还千里迢迢找我做主?”

林恒低下头:“这算是三边有功将士最后的希望吧……谁都知道沈大人您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若是沈大人不肯为三边将士做主的话,那这次军功……可能真为阉党中人所得,将士们这些日子的辛劳也要付诸东流!”

“末将不在意什么,但对三边将士军心士气的打击……”

沈溪心想,现在哪里是旁人不甘,而是你林恒不甘心才是。

说首功,你林恒第一时间带兵进城,平息叛乱,功劳甚至比杨英、仇钺等人还要高。

……

……

林恒再怎么着急,也没法把沈溪催得快一些。

沈溪手下毕竟有一半兵马为步兵,而且所部在到延绥前,还行了一千多里路,幸好沈溪让兵马在榆林卫城休整了一日,否则大军非在半路上歇菜不可。

就算如此,士兵们也开始怨声载道。

沈溪只能让林恒稍安勿躁,但不知道这位舅兄哪里来的精神,旁人行路一天后,就算是在马上颠簸也累得够呛,也就是他每天晚上几乎都不睡觉,就知道跑到沈溪这儿催促。

林恒离开后,沈溪又看了半个时辰公文,终于收到宁夏镇传来的更多消息……这次是云柳掌握的情报系统发来的消息。

沈溪没有进宁夏镇,便已经对城内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基本跟预料一致。

杨一清在带领大军进驻宁夏镇后,跟先一步抵达的陕西地方兵马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就算杨一清一进城马上便颁布一系列安民措施,也没法赢得地方官员和将领的拥戴,杨一清在宁夏镇可说是举步维艰。

如此一来,杨一清后续安民措施都没有颁行,因为宁夏镇内各方势力都在等沈溪抵达。

“……想不到故意把功劳让给你,让你先一步进城,结果到现在还得由我来收拾烂摊子……你杨一清可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这种事不用我教你吧?其实问题很简单,看你是要功劳,还是要安民心……若你能跟曹雄等人建立好关系,剩下的事情也就无须我来费心了……”

沈溪没有派人去宁夏镇给杨一清传话,或者提前跟曹雄的人打招呼。

他觉得这些事需要他到宁夏镇后再着手解决,他这边先行写了信函和奏疏,一方面把宁夏镇所得战报传到京城,一边跟谢迁打招呼。

随着安化王叛乱迅速平息,下一步就该进入正题,就是跟刘瑾正面相斗,为扳倒刘瑾而努力。

沈溪现在领兵在外,需要谢迁先在京城活动一下,铺垫些东西……谢迁这段时间正在为扳倒刘瑾四处奔走,做出种种设想,不过一切还要等平叛兵马回京后再说。

沈溪心想:“刘瑾定会千方百计阻挠我回京,但现在首功为杨一清所有,而且杨一清在刘瑾看来已被牢牢控制,毕竟有魏彬作为监军,必然要在背后推杨一清一把,那一切就按照历史记载进行……若我能回到京城,刘瑾会死得很惨!”

想到这里,沈溪不由想给马九去信。

马九在京城的任务跟云柳不同。

云柳负责搜集京城内情报,然后传递到沈溪手上,同时还得跟谢迁保持联系,把沈溪的意思带到,并协助谢迁工作。

至于马九在京城,就一个目的,为刘瑾“谋反”制造一些证据,马九所做之事根本上不得台面。

不管是正的邪的,沈溪要把功夫做齐全,以他估量,宁夏叛乱平息的消息会在几日内传到京城,接下来朝野必然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

刘瑾为了保证他的利益,必然会不惜一切争功,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林恒代表的是武将的利益。

杨一清则是文官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算这一战是曹雄和林恒等武将打下来的,但涉及军功厘定,他们没资格跟进士出身的杨一清争。

大明自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地位大幅降低,多依附朝中权臣。掌控中枢的文官把功劳看得很紧,遇到战事主要战功一定归属文官,彰显儒家治国理念。

但现在杨一清有了沈溪这么个“竞争对手”,曹雄和林恒等武将又看到希望,自然觉得,主帅和副帅免不了要争功,晚到一步的沈溪肯定会拉拢他们这些武将来跟杨一清斗。

当然这其中最关键一点,杨一清声望不及沈溪,甚至可以说相去甚远,那些武将宁可让沈溪领首功,也不想把首功给一个只是腿跑得比较快但其实根本没经历任何一场战事的杨一清。

沈溪从林恒讲述中,大概明白现在宁夏镇那边是怎么个状况。

这会儿杨一清因利益跟三边武将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无论颁行什么安民政策,执行起来都困难重重,毕竟杨一清需要这些平定地方有功的武将作帮手,但现在武将们却暗地里联系沈溪,公然拆他的台。

沈溪道:“林将军星夜兼程赶回来,这会儿应该很疲累了,不如先去休息……”

林恒急匆匆地道:“现在曹总兵那边日思夜想盼大人莅临,末将怎有心思去睡?不知大人几时启程?”

“明日一早。”

沈溪没有在行军问题上瞒林恒,据实以陈,“不知林将军是否准备一同前往?”

林恒思索了一下,显得非常为难:“恐怕得先请示过巡抚衙门和总兵府才可。”

沈溪看出来了,林恒很想返回宁夏,这一战他功劳不小,到底是第一批进入叛军占据的城市的功臣,若是按照之前延绥巡抚给出的说法,林恒之前只是领兵出城操练的话,那这次功劳跟他就半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林恒年岁已不小,非常需要军功傍身,尤其现在主帅还是他妹夫的情况,他更要努力去争取了。

沈溪点了点头:“你放心,巡抚衙门和总兵府那边,我派人知会一声,林将军就在驿站休整,明日一早便跟我一道出发,前往宁夏镇。”

林恒见沈溪没给出关于军功分配的具体方案,心里很着急,但没敢强求,到底他只是负责帮忙传话,想争首功的主要是固原总兵官曹雄,他就算有功也排不到第一位。

因为明早要出发,而此时已是后半夜,沈溪直接安排人带林恒去客房休息,又叫人去巡抚衙门和总兵府传话通知,会带林恒上路。

沈溪虽然只是宣大总督,没有总制三边的权限,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刘瑾在背后搞鬼的结果,三边大多数官员和将领依然以沈溪马首是瞻,不但因沈溪曾做过三边总制,更因其在边军中拥有的崇高声望,还有便是此番他乃是领皇命平叛的正使。

……

……

天没完全亮开,沈溪便起来作准备。

胡嵩跃和王陵之很早便在驿馆外等候,至于荆越则先往营地整顿人马,时辰一到便拔营。

王陵之见到跟在沈溪身后的林恒,显得很惊讶,不知林恒是几时回来的。到现在林恒仍旧很疲惫,毕竟先前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沈溪安排他乘坐马车,可以趁机补觉,但林恒却坚持要骑马。

一行人没走到营地,延绥巡抚黄珂已前来送行。

因沈溪昨日未参加巡抚衙门所设宴请,黄珂认为其中可能蕴含深意,便没有带延绥的官员和将领前来践行。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冒出个脑袋,沈溪已率部离开榆林卫城,往宁夏镇而去。

从榆林卫城出来,一路向西,沿途显得异乎寻常的荒凉。虽说弘治末年到正德初年这期间大明对上鞑靼,年年都打胜仗,但这一时间恰恰是鞑靼人最强盛之时,连续征战下来,靠近长城一线已快成为一片焦土,沿途连个村落都看不到。

另外,以前随处可见茂密的树林,但随着常年累月战争下来,敌我双方都需要木料和柴火,一个个林子被清扫一空,原野上光秃秃一片,触目惊心。不过这样一来,也避免外夷小股骑兵隐藏其中,几里地之内一目了然。

沈溪没有坐在马车内休息,同样骑在高头大马上,查看周边环境。

这里沈溪还比较熟悉,不过队伍再往西走,他对附近的景观就变得有些陌生了,就在他蹙眉思索事情的时候,林恒策马跟上,与沈溪并行,道:“大人,这么走下去的话,没半个月恐怕无法抵达宁夏镇,那时什么都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