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谦虚地道:“都是陛下开明政策所致,若无陛下支持,断不会有现在的军事学堂。”
朱厚照嘿嘿一笑:“朕对于平草原之事,一直很留心,朕想当千古一帝,自古以来那么多皇帝都想彻底解决北方边隐,都未能实现,朕虽登临大宝不久,但朕开疆拓土的愿望并不比那些圣君明主低,朕希望看到大明旌旗插遍草原……”
论做白日梦,朱厚照无人可及。
沈溪知道朱厚照尚武,这跟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别无二致。很久以前他就对朱厚照进行过相应培训,故意让其接触远较这个时代先进的军事理念,以至于朱厚照对自己的军事才能自信心爆棚,认为平草原乃是轻而易举之事,殊不知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
刘瑾建言:“陛下,时候不早,您……是否该回去了?”
朱厚照不耐烦地挥挥手:“朕来军事学堂视察,理应善始善终……今天你话怎么这么多啊?朕又没什么要紧事,这样吧,朕看过教室那边学生上课的情况便回去,朕作为军事学堂校长,想对学生训训话!”
就在他说话时,突然外面响起一阵“当当”的敲钟声。
朱厚照非常惊讶,扭头看向沈溪,问道:“沈尚书,这是……”
沈溪回道:“乃是敦促学生回教室的上课钟声。”
朱厚照顿时来了精神,笑道:“上课居然要敲钟?有意思,有意思……朕正好去看看课堂上是个什么状况!”
说完,朱厚照先一步出了图书馆大门,等沈溪追上,恰好有侍卫前来通禀事情。
就算那侍卫什么都没说,沈溪也大概猜想到,外面有大臣求见。沈溪心想:“谢老儿听说皇帝到了军事学堂,能不赶紧前来见驾?这可是他们奏事的大好机会!”
“什么事?”
朱厚照看到被刘瑾推开的侍卫,忍不住问道。
侍卫跪下来行礼,战战兢兢道:“回陛下,谢少傅、王尚书等人在外求见。”
刘瑾咬牙看向沈溪:“如此情况,你手下还说提前没收到风声?”
沈溪耸耸肩:“谢尚书等人作何前来,在下也不知,若陛下不想赐见,只管把人阻挡在外便是。”
“这样啊……”
朱厚照兴致很高,听了沈溪的话,稍作迟疑,立即一摆手,“既然来了,就叫他们进来吧,跟朕一起看看军事学堂的变化……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刘瑾很紧张,连忙道:“陛下,您马上就要回宫了,实在不宜接见大臣。”
朱厚照笑了笑,道:“有什么关系吗?朕的确没打算在这边停留太久……不过,朕一定要让大臣们知道,朕平定草原的决心!”
刘瑾逮住机会就不松手,似非要将沈溪及其手下置于死地不可。
王陵之本就不知朱厚照到来,见到刘瑾,听到他那公鸭嗓发出的声音,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而这会儿朱厚照已将头盔摘了下来,露出本来面目。
见到是皇帝到来,王陵之赶紧从马背上跳了下来,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不知皇上到来,末将冒犯,罪该万死。”
“没事!”
朱厚照虽然累得够呛,不过脸上挂着笑容,显得很开怀,“朕出了一身汗,觉得非常过瘾……跟小王将军过招实在痛快,不过朕久疏战阵,居然没多久就撑不下去了,看来回去后还得多锻炼才是。”
刘瑾听到这话,大跌眼镜。
一向喜欢逞强的朱厚照,居然会在王陵之跟前服软?
这可不是朱厚照的性子啊!
沈溪走上前:“陛下到来,王将军的确不知,不如让王将军继续回去操练学员,正好请陛下检阅一下学员的练习成果。”
“好!”
朱厚照笑着点头,“朕也想看看军事学堂到底培养出怎样的人才……之前朕还奇怪,小王将军这样的猛将就应该出来主持训练,为大明军队培养人才……刚才两处校场都没见到,朕还以为小王将军今日不在,感情是在训练骑兵……这正好发挥王将军所长啊。”
因为朱厚照对军事学堂和王陵之评价很高,刘瑾无从攻讦,只能默默地站在皇帝身后,用愤恨的目光瞪着眼前几人。
不过转念一想,刘瑾便觉得放松许多:“我跟姓沈的计较啥?陛下喜欢来这里,偶尔一两次乐呵乐呵就行,只要姓沈的别学谢于乔和王明仲那些人,在陛下面前说三道四便可!”
王陵之见到朱厚照,心中平添几分动力。之前他请调三边,但沈溪就是不批准,意见很大,平时训练不太用心,有点闹小孩脾气的意味。
但现在见到皇帝居然亲临军事学堂,顿时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了意义,极为振奋。
“是,陛下。”
王陵之重新戴好面部护具,翻身上马,扬鞭策马往远处去了,老远还听到他的吆喝声传来:“打起精神来,看看谁最后留在马上!”
接下来的对战训练,在朱厚照和刘瑾看来,近乎残暴……居然是骑手们相互攻击,考验谁在马背上坚持最久。
王陵之没有亲自上阵,只是在旁指点,毕竟他上去谁都扛不住,就算木枪木刀在他手里也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那些士兵捉对厮杀,不多时,已开始有人从马背上摔下来,后面越来越多的人摔到地上,“砰砰”作响,惨嚎声、痛呼声、呻吟声让朱厚照听了胆颤心惊。
朱厚照看了沈溪一眼,问道:“沈尚书,这么做似乎过于残忍了吧?不怕把学员摔伤吗?”
沈溪道:“以臣看来,要依靠训练来提升将士的战斗力,非得以接近实战的强度才行,若敷衍了事,不会有效果……这些学生从马背上跌下来一次,就会记住经验教训,日后在跟鞑靼骑兵的正面对抗中,会想尽办法与敌人周旋。”
刘瑾不屑一顾:“听你这么说,只要能提升我大明军队战力,训练场上就算练死人也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