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一章 马九归来

寒门状元 天子 2697 字 2024-05-18

惠娘依然有些不赞同,道:“老爷,礼多少还是要收一些,如此那些官员才会把老爷引为知己,而不至于把老爷当成异类甚至敌人。这世道人心险恶,很多人巴结老爷不成,或许就会暗中使坏,甚至阴谋算计,找准机会便抹黑攻击老爷……”

沈溪道:“你说的我也考虑过,总有人来者不善,非要把别人拉下水才安心,对于这种官员我最是反感,只能说很多事情要看情况,我行事从来都不是一刀切,很多都有转圜余地!但有些事,却无人情可讲!”

陆源给沈溪送礼,目的是为巴结沈溪这个翰林官,结一份善缘,至于分润沈溪在战场上的战功倒是其次。

文官的最终目标是要进入朝廷中枢!

如果非翰林院出身,那就要努力巴结翰林体系的官员,只要结交攀附的对象顺利掌权,便会获得政治上的便利,甚至可以成为六部尚书,或者是地方封疆大吏,比如沈溪如今所处的两省总督位子,便有很多人觊觎。

……

……

七月十一,金兰以西、蒸水以北的山区,队伍正沿着官道,向宝庆府进发。

这天天空中一直下着毛毛细雨,山间微风习习,天气异常凉爽。沈溪想趁机多赶几步路,没有像往常那样,到了巳时便扎营,而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行,但为了防备路上遇到山洪阻碍去路,斥候比往常多了许多。

到下午申时,雨终于停了下来,天空阴沉沉的。就在这时,马九带着五六十骑,从后方快速赶至,追上沈溪一行。

沈溪原本想趁着气温适宜紧赶一段,但看到距离下一个驿站尚有二十里,山间道路难行,天黑前明显赶不到,恰好现在队伍处在蒸水北岸的一片平坝地区,取水方便不说,又不用担心遭遇泥石流,于是下令在驿道旁扎营休息。

沈溪这支小部队,基本没携带多少辎重,算是轻装上路,如此在驿道旁休息,主要顾虑贼寇袭击的问题,但因沈溪麾下士兵中有近半是督府亲兵,装备的弓弩和火铳不少,再加上他这一路是三路兵马中配备马匹最多的,遇到战事应能轻松应付。

即便沈溪对手底下的士兵有信心,也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在他麾下,夜晚巡防最为看重,士兵必须学会挖掘壕沟以及设置明暗哨等技巧,此外便是尽量派出斥候,把驻地周围十余里地的情况搞清楚,加重了负担。

士兵们虽叫苦连天,但过了这么久,也算是逐渐习惯了。

{}无弹窗即便沈溪带的人不多,陆源依然按照六千人的标准把慰劳品送来。

鸡鸭鱼肉很多,跟着沈溪的这些兵总算体会到好处,原本他们叫苦不迭,认为沈溪厚此薄彼,让别人领功,他们跟在后面吃灰,根本是吃力不讨好。

现在马上就得到实际的好处……跟在沈溪身边有肉吃,一个人可以领十人份。

不过按照沈溪的意思,军中物资多寡直接关系战争成败,做人不能太贪心,需要把大部分物资运到前线,以备不时之需。

但为了保证士气,沈溪允许今天晚上会餐,大鱼大肉管够,每个人都可以放开肚子,大吃一顿,好好打打牙祭。

剩下的物资,则由衡州府方面,组织人送往宝庆府。

之前士兵跟着沈溪,最满足的地方不是经常有肉吃,而是一日两餐盐巴管够。以往行军,军中盐、茶都很少供给,士兵习惯粗茶淡饭,但现在他们可以天天吃到盐巴,如此一来白天喝水增加不少,有益于防暑降温。

看着士兵们忙忙碌碌,沈溪看了看西方天空中的落日,整个营区连一点儿风都没有,酷热难耐,他摇摇头,对跟随身边的沈永祺道:

“估计明天又是个大晴天,你去跟领军将领知会一声,明日起恢复之前的一早一晚行军,白天一律驻扎,明天晚上甚至可能会走夜路,让士兵们好好休息!”

沈永祺有些木讷,半晌后才反应过来,匆忙找到领兵的副千户,传达沈溪的命令。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尚未大亮,沈溪这边已经吃过早饭,拔营准备起行,陆源又来了,这次陆源送来的不是军队的慰问品,而是私人馈赠,带着大小两口箱子。

沈溪打量陆源,惊讶地问道:“陆知府,此乃何意啊?”

陆源笑道:“沈中丞别见外,里面都是些地方土特产……难得中丞大人造访衡州府,下官实在三生有幸,左思右想之下,无法表达崇敬之情,便以薄礼相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望中丞大人不要嫌弃!”

沈溪皱着眉头,让沈永祺上前打开大箱子,只见那口大箱子装着铜钱和散碎银子,满满一大箱,怎么说也有五百两的样子。随后他亲自打开小箱子,里面则是成锭的金银和珠宝玉器等物。

两口箱子相加,总价值约在千两银子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