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钱,打大仗

寒门状元 天子 2576 字 2024-05-18

七月二日夜,苏敬杨带领人马抵达下摄市。

苏敬杨不但带来沈溪需要的两千兵马,另外还多带了一千左右官兵运送粮草物资,原本这些差事应该由民夫完成,但苏敬杨直接便以士兵充任。

如此一来,湖广调集的兵马便有三千多人,都是从武昌府附近卫所征调来的,只要苏敬杨一声令下,还能从湖广中部卫所再征调几千兵,完全可以满足沈溪平叛所需。

可惜沈溪在意的并非苏敬杨带了多少人前来……人再多也得遣返,因为他打仗不想动用地方库粮,带更多的兵,养更多的骡马,意味着他要筹措更多的军费和粮草。

沈溪心想:“是否我习惯了小打小闹?明明有更多的兵马可以调遣,我还是愿意把战争规模缩小,如此我能轻松些的同时,花销也更少……哎呀,怎么看怎么像是小富即安的吊丝心理!”

沈溪暗自反思,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打仗省钱的心态,或许之前朝廷给他的任务都是花小力气取得大成绩有关,每次都让他在逆境中成长。朝廷从来没给过他轻省的任务,这次已经算好了,平息的只是地方少数民族叛乱,如果进兵顺利,或许一两个月内就能彻底平息。

沈溪在自己的中军大帐接见苏敬杨,他身边只有一人,便是提刀侍立的王禾。

堂堂江赣最高军事统帅,为沈溪当亲兵,说出去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王禾就是想这么做,最好是人人都知道他才是沈溪的心腹爱将。

苏敬杨见到王禾,神色间带着几分疑惑和戒备,已经不再拿面对老下属的眼光看待王禾,而是将其当成主要的竞争对手。

苏敬杨道:“沈大人,兵马顺利带到,末将特来向您复命!原本您不许末将领兵,但末将想在您帐前效力,为大明扫除地方叛乱,同时将功补过……”他这是在拼命找理由留在沈溪身边。

沈溪作为两省最高长官,有权决定苏敬杨是否有资格领兵平叛。沈溪知道,苏敬杨应该是跟他手底下的谋士商量过,用死皮赖脸这招不好使,但若是以湖广地方叛乱他苏敬杨有一定责任为名,争取将功补过,沈溪很难拒绝。

沈溪也愿意成人之美,当下微笑道:“苏将军要留下,本官不会反对,但本官要提醒一句,既然留下,就要领兵冲杀在前,这一战中,本官对你们具体的行动不会有太多干涉,一切全靠你们自己!”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计划不如变化快,沈溪率军南下向衡州府进发时,突然湖广东部地区普降暴雨,渌水暴涨,渌口渡头被淹没,无法渡河。

无可奈何之下,沈溪向苏敬杨去函,把会合地点改在湘潭以东的下摄市。

七月一日,沈溪率军抵达。

下摄市乃是湘江沿岸重要的通商码头,与对岸的洛口市遥相呼应,盐运、漕运均由此上岸,全称为“下摄市巡检司”。

巡检司是对来往商人和旅客进行管理和收税,以及缉捕盗贼、盘洁奸伪的辅助衙门的职能机构。“滠”意为水滨之地,“滠”和“摄”在古代汉字中互相通用及假借,老百姓逐将“下滠市巡检司”简称为“下摄市”,后世又叫下摄司。

沈溪率部抵达下摄市时,湘潭县令得到消息,马上组织地方上搜罗大肥猪和鸡鸭鱼肉,亲自带着东西乘船过江,犒劳三军。

沈溪在扎营于下摄市巡检司驻地附近的中军大帐接见了湘潭知县苏干。

苏干是弘治十五年二甲进士,刚授官到湘潭,是官场中少有的沈溪“后辈”。苏干已年过三旬,但见到沈溪后直接以“学生”自称,显得毕恭毕敬。

沈溪道:“苏知县不必多礼,本官履任两省总督没多久,对于地方上的情况不甚了解。现在有些事……本官想请你帮忙!”

苏干道:“先生有何吩咐,只管交待,只是湘潭地处一隅,山地、丘陵和岗地便占了辖地七成,粮食不仅不能自给自足,还得靠外购……许多时候,就算学生想为先生效力,也是有心无力!”

这分明是打预防针……别跟我们地方要粮草物资,我们没有,你若是从我们这里强行征缴,回头不还我,我的政绩就没了,以后怎么升迁?

沈溪暗自摇头,心想:“苏干虽然在同届进士中跟鲁铎、胡煜、温仁和等人成绩相当,但做人和做官明显差多了。【愛↑去△小↓說△網w】看看别人,考取进士后马上就巴结上了李东阳和梁储等高官,鲁铎等直接考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而你却被发配到湘潭这种小地方当知县。见到我这个两省总督,你送来犒赏,算你识相,但为什么不坚持下去?把我巴结好了,比起你捞政绩好上一万倍,不知道这世道朝中有人好做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