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实则高升(第四更)

寒门状元 天子 3802 字 2024-05-18

“沈大人,奴家恭喜您加官进爵。”

沈溪刚走到家门外的胡同口,玉娘亭亭玉立地站在夜风中,恭敬向他施礼。

沈溪叹道:“玉娘不是特意来说恭喜的话,想讨点儿赏钱回去吧?有何交待尽管说明……”

玉娘微微一怔,摇头道:“奴家是得知福州的一些消息,特来禀告沈大人。”

沈溪道:“福州的事情,我已大概知晓,只希望玉娘履行承诺,保证我家人的安全。”

“这点沈大人请尽管放心,朝廷在福建安插的细作不少,就算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也要给我们几分薄面,至于訾倩……她的势力延伸不到汀州府!”

玉娘的承诺,让沈溪免去对家人和惠娘安全的担心,只是他心头的郁结仍旧没有开解。

只听玉娘再道:“另外,沈大人备考乡试,还有往泉州公干时,曾陪伴于沈大人身边的尹家小姐,我们的人也将她平安护送出闽地,如今正往京城而来。”

“你说什么?”沈溪惊讶看着玉娘,问道。

玉娘脸上稍有惋惜:“只是我们无法对尹小姐的家人伸出援手,如今他们仍在牢狱中,不过我们会想办法,通过关系和人脉,找人把他们赎出来。至于尹小姐……她现下安然无恙,想来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抵达京城。待沈大人从边关回来,就可以见到她了。”

沈溪原本对玉娘,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彼此间的身份和立场不同,又各为其主,实在是没有太多共同语言。到此时,沈溪不由发自内心的感激,拱手行礼:“玉娘的恩德在下铭记于心。”

“沈大人何必见外?其实奴家所做,全都出自刘尚书交待,就算汀州商会出事,也断然不能让沈大人身边人有事。可有些事……牵连甚多,刘尚书也无法干涉,沈大人可别责怪他老人家。”

沈溪摇头:“不会。”

玉娘巧笑嫣然:“那就请沈大人随奴家走一趟,去见一下刘尚书吧。”

“嗯!?”沈溪脸上满是不解。

玉娘凑过头,低声道:“其实刘尚书已恭候沈大人多时,此次往边关,说是沈大人陪同高侍郎同去,倒不如说……是陪刘尚书前往。”

ps:第四更送上!

我知道大家已经尽力了……毕竟天子没钱发月票红包,目前的成绩虽然不佳,但天子相信只是暂时的,只等大家月票消费出来,情况就会逆转,所以天子依然送上加更!

期待逆袭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票、求月票!

沈溪目前的官职,正式变成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东宫讲官、日讲官,官从五品。

与原来最大的不同,翰林修撰变成了翰林侍讲,在东宫讲官外加日讲官。

对沈溪而言,翰林修撰还是翰林侍讲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原本的翰林修撰,主要负责的是在翰林院中编撰修订史书,而侍讲则是为皇帝和太子讲学,同时需要对一些文史资料进行整理,偶尔要为皇帝编写诰敕和文书。

在翰林院供职,所作事情基本大同小异,平日无外乎就是撰写祝文、册宝文、册诰文、碑文、谕祭文等,同时纂修实录、本纪、玉牒,稽查史书、录书等文案工作。

严格说起来,翰林院内所有差事任何人都可以做,不需要详细区分,但东宫讲官和日讲官这两个只有名称而无实质品阶的官职,意义则完全不同。

在大明朝,你与皇帝距离有多近,那就有多大的权力,其实说白了,内阁大学士也就是皇帝的秘书,而太监则是皇帝的仆人,为何会出现权倾朝野的情况?无他,距离皇帝近尔。

东宫讲官和日讲官,原本都是兼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东宫讲官去给太子讲课,日讲官则是为皇帝讲经,可以说都是可以接触到皇帝的职务,也就意味着是皇帝身边人,权力自然远比一般的官职大。

皇帝无子,或者尚未册立太子,又或者太子尚未开蒙,东宫讲官都可以不设,即便设立也只是象征意义,不会成为全职。只有在太子出阁进学后,无论以前是什么差事,只要有东宫讲官的身份,其主要职责都是给太子讲课,从原来的兼职变成全职,至于本职工作就得放到一边。

眼下沈溪是东宫讲官,所以除了给太子讲课外,他无论是右谕德,还是修撰、侍讲,都只是挂职。

至于沈溪如今被朝廷任命为日讲官,也属于“兼职”,因为日讲不是每天都进行,日讲官不少,皇帝偶尔兴之所至,要召几个日讲官讲学,除了皇帝点名的必须要去外,别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安排决定去与不去,当了日讲官一两年没给皇帝讲经的大有人在。

但无论如何,能同时兼日讲官和东宫讲官,代表着在翰林院体系中,已经熬出头了,才学得朝野肯定,已经算得上是皇帝近臣。以后若是再进经筵官,那基本就等着混几年资历后担任少卿、少詹事、礼部侍郎,然后做寺卿、詹事、礼部尚书,更有甚者,直接跃升内阁大学士成为一朝宰辅。

明朝历代内阁大学士,基本都是经筵官、日讲官和东宫讲官出身,包括如今的内阁铁三角,都是弘治皇帝的讲官。

因为皇帝平日接触最多的官员便是这些日讲官,太子在登基前接触最多的则是东宫讲官。太子继承皇位治理国家,如果连自己的先生都不信任,还能相信谁?

沈溪这头刚被任命,尚没走出吏部衙门,过来恭喜的官员就一大片。

大明朝最年轻的状元郎,当官不到两年,已经是从五品,接连又被委命为东宫讲官、日讲官。

沈溪之前,被誉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有为的奇才李东阳,也是十八岁中进士,到二十七岁晋为侍讲,二十九岁担任经筵官,三十七岁为东宫讲官,四十五岁履任日讲官。在李东阳担任日讲官三年后,就入阁为辅政大学士。

沈溪在一片恭贺声中出了吏部衙门,回到詹事府,那边恭喜声更多,不管当值不当值,都过来道贺,沈溪再到翰林院办理交接述职手续,翰林院那些老同僚也都围了上来。

沈溪突然感觉自己成为大明官场的大明星。

老友朱希周由衷地感叹:“沈谕德这两年官路一帆风顺,可惜在下如今仍旧只是正六品侍讲,如今未入讲东宫……”

沈溪心想,你这是让我帮你疏通下,让你进东宫讲官?当下苦笑着道:“我连自己如何入选东宫讲官都是一头雾水。”这句话的意思是……别让我帮忙,我自己都不知该找谁活动,我的东宫讲官和日讲官来得莫名其妙。

朱希周虽然对沈溪的回答有些失望,但还是跟众同僚商议,最后决定请沈溪去酒肆,好好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