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说着话,正路过一家冰饮点,小吏道:“老先生,请您尝尝冰饮。”
梅文鼎道:“后生,你也是当官差的,就不劳你破费了。”说着就要去腰间掏银子。
小吏拦下了梅文鼎道:“老先生,你这就想差了,这是衙门请您的,每个招待人的小吏都有几两银子的招待费,可以自由支取。”说着掏钱买了三碗冰饮。
“老先生尝尝,这是今夏刚面市的冰沙,与寻常冰饮大大不同。”小吏道。
梅文鼎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牙口身体都非常好,只是冰饮却也不能吃,只能等它化了,喝些汤汁。
而梅瑴成却吃的不亦乐乎。
梅文鼎发现这所谓冰沙与京城冰饮还大不相同,冰沙是将一块冰切成小粒,宛如砂砾,又在上面撒上蜂蜜糖水等物制成。
吃冰沙时,只需一个小勺将冰沙混着糖水送入口中,顿时通体清凉。
吃完冰沙后,梅文鼎借机问道:“敢问在齐齐哈尔,一只母鸡值多少银子?”
小吏想了想:“看鸡大小了,约莫在一两左右吧。”
梅文鼎心中了然,一两银子的物价与大清别处也相差无几,普通人家又怎么喝的起鸡汤,这事果然还是有蹊跷。
可紧接着小吏又道:“现在老母鸡已经卖不上价钱了,那些半大的小鸡肉嫩些,才更值钱。”
梅文鼎瞪大眼睛,追问道:“什么?可……老母鸡能下蛋,还能炖汤,肉也更多啊!”
小吏轻笑道:“下蛋不假,可现在城外的穷人家才喝鸡汤呢,城里现在流行吃扒鸡,这也是俺们山东人带来的手艺,先是大火煮,再是小火焖,做出来的鸡那真叫一个骨酥肉烂,啧啧……”
刘永礼是跟着哥哥嫂子从山东逃难来的,扒鸡便是一个同样从山东德州城逃来的难民发明的美食,这些日子德州扒鸡馆子已渐渐发展成了能和福满楼分庭抗礼的大酒楼了。
刘永礼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由头,去吃过几次,那真是满口生津,回味不觉。
而梅文鼎也有些出神,倒不是臆想扒鸡的美味,他满脑子都在回荡着小吏的那句话:“城外穷人家才喝鸡汤呢……城外的穷人家才喝鸡汤呢……”
第二日清晨,梅文鼎顶着黑眼圈,起了个大早,来到营寨外,果然看到无数百姓来拿回自己的瓦罐。
梅文鼎随意抓了个百姓,问道:“这位后生,敢问是那位大人叫你们往军营中来送鸡汤的?”
那后生诧异的盯了梅文鼎许久后道:“俺爹叫我来送的,可当不起老先生一句大人……”
梅文鼎连着问了好几个人,都是这般答复,梅文鼎又问了几个年纪大的。
其中一人道:“一只鸡才几个钱,也值得哪家大人安排?”说完便笑呵呵的走了。
留下梅文鼎呆立当场。
此时梅瑴成也回来道:“爷爷,我跟着一个叔叔去了他家。”
放在平时梅文鼎肯定免不了责罚孙儿一番,此时却急切的问道:“看到了什么?”
“孙儿看到他家早饭有肉,地上还铺了一层发霉的稻米,那家主人说等晾干了磨成粉喂猪……”
梅文鼎如遭五雷轰顶,喃喃道:“怎可如此奢靡?怎可如此奢靡?”
待梅文鼎想要求见胤祚的时候,发现胤祚已经被公务缠身,无暇理会他了。
梅文鼎只能暂且将此事记在心里。
到了午间的时候,车队终于开到了齐齐哈尔城下。
齐齐哈尔正在修筑城墙,绵延几十里,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梅文鼎看了道:“夏日正是农忙之时,怎可破土动工,如此不爱惜民力?”
旁边一人道:“修城墙的要么是蒙古战俘,要么是外地来务工的,都是手里没地的闲散人,用他们来修墙于民力无损。”
梅文鼎打量他一眼,发现是个年轻后生,穿了一身朝廷衙役的官服,拱手道:“敢问阁下是?”
那后生道:“在下刘永礼,是齐齐哈尔一小吏,奉命特来招待先生。”
梅文鼎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他注意到数千人的车队井然有序的分散各个城门入城,未引起一点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