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劝谏

经济大清 笔韵随风 2364 字 2024-05-17

“臣遵旨。”

“行了,既然没什么事了,就都散了吧。”

“皇上,”熊赐履说道,“六阿哥在奏报里,还建议成立延边区,将李朝人口中的间岛都划定在此区,并让景额担任统管该地事物。陛下可否准奏?”他是现任的吏部尚书,对这件事情颇为在意。

康熙挥挥手道:“既然是胤祚推荐的人,便准奏吧!另外马齐,你根据军功,把有功的将士都赏一赏,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

“臣遵旨!”马齐和熊赐履应了一声,五人缓缓的退出了乾清宫。

刚走出乾清门不远,一个小太监就走到索额图身边,悄悄的道:“索大人,太子有请。”

索额图暗骂一声,往周围看看,所幸那些大臣们都走远了,四周没什么人,便随着那个小太监走到了东宫。

东宫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东边,大清立国至今,也只有康熙朝设过太子,所以东宫现在也只有二阿哥胤礽住过。

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乃是索额图的侄女,算起来,索额图乃是胤礽的姥爷。因为有这层关系在,所以索额图乃是二阿哥的重要支持者。

刚一到东宫,胤礽就迎了出来,屏退左右后,急不可耐的问道:“索大人,圣上召你前去,可是为了六弟的事情吗?”

胤礽生的圆脸,今年不过弱冠之年,唇上留了一缕胡子,给他略显青涩的面庞平添许多成熟。

索额图点点头,低声道:“六阿哥在在奏折中,向皇上提了三个建议,皇上采纳了一个,否了一个,待议了一个。”

胤礽舒了口气,笑道:“看来,圣上对于六弟态度依旧啊。”

索额图没有笑,盯着胤礽的眼睛缓缓道:“六阿哥对你的威胁,已经超过大阿哥了。”

乾清宫中,康熙帝正斜倚在软榻上,看着手中的奏报,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软榻之前跪着五个大臣,皆是一脸茫然之色,这几人分别是索额图、陈廷敬、马齐、李光地、熊赐履;总共三个尚书,两个大学士,康熙朝的重臣几乎来全了。

康熙帝将奏报放下,喝了口茶问道:“知道你们几个为什么来吗?”

沉默片刻,索额图拱手道:“回圣上,可是六阿哥再传捷报了?”

康熙一笑道:“捷报确也不假,但是朕找你们来,却不是为了让你来拍马屁的。”说着把手中的奏报递过去,“看看吧。”

索额图将奏报接过,周围的大臣都围了过来,只见在白卷上接着一列列工整的字迹,陈廷敬一眼就看出了是胤祚的笔记,洋洋洒洒足有两三千字,以六阿哥那惫懒的性子,能写这么多字,倒也稀奇。

众臣读了许久,一开始看到大战告捷,脸上都露出欣喜表情,但是越往后读,表情越怪,到最后都表情各异。

索额图低头思量,陈廷敬眉头紧皱,李光地暗暗摇头,马齐有些诧异,熊赐履则是表情淡然。

“怎么样,列为爱卿有什么看法?都说说。”康熙帝平静的道。

李光地当先道:“皇上,六阿哥这篇奏报,看似在讲军务,实则是在向圣上进言啊!以战事大捷,来阐述火器之利;以对待三山屯百姓的政令,来阐述各民族分居之弊;以敌军之暴行,来劝谏陛下征讨李朝,永绝后患。”

康熙帝点点头:“不错。朕也看出来,胤祚跟着纳兰明珠,确实长进了不少,这话也学会拐着弯的说了。”

马齐这时开口道:“殿下,别的事情臣不好说,但推行火器一事,臣认为势在必行。”

陈廷敬也道:“不错,现我大清定鼎天下不久,周围强敌四顾,正是需要扩军备武之时。而此战将火器之威尽显,臣以为应尽早将此等火器发扬开来,广泛装备于军中,并对六阿哥及其火器厂予以赏赐,以示皇恩。”

“臣复议。”其余的几个大臣也拱手道。索额图嘴巴张了张,却也没开口。

康熙道:“朕也正有此意!马齐,赶明你调一批神机营的工匠去齐齐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