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只为再看你一眼

两人对视,没等杨过开口,老太太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她边抹眼泪,边说:“小强,信我收到了。别怪爸妈狠心,实在是抽不开身啊,你爸……又病了,我要服侍他,再说路又远……”

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地说:“大娘,吃碗面再说。”

刘妈妈忙站起身,手在身上使劲地擦着:“使不得,使不得。”

指导员把碗塞到老人的手中,笑着说:“我娘也就您这个岁数了,娘吃儿子一碗面不应该吗?”

刘妈妈不再说话,低下头“呼啦呼啦”吃起来,吃得是那个快,那个香啊,好象多少天没吃饭了。

杨过双眼通红,嗓子声音压得很低:“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

这回没等老太太说话,指导员冷冷地接话道:“你妈是走过来的,鞋子早就磨破了。”

杨过哽咽道:“妈,你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

妈妈缩起脚,装着不在意地说:“坐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又干,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指导员擦了擦眼泪,悄悄地退了出去。杨过低着头问:“爸的身子好些了吗?”

没几分钟,探监时间到了。

指导员走进来,拿着鞋,还有一叠钱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光着脚走回去了。不然,刘刚还不心疼死啊!”

刘强妈妈双手直摇,说:“这哪成啊?娃儿在你们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们钱,不是折我的寿吗?”

杨过再也忍不住了,声音嘶哑地喊道:“妈……”

在窗外,也是一片哭声,那是其他劳改犯发出的。

指导员强笑道:“妈妈来看儿子,这是好事儿。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

没等老太太阻止,杨过就看见了一个骨灰盒。

杨过呆呆的问:“妈,这是什么?”

“没……没什么……”

杨过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地问:“妈,这是什么?”

老太太无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地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

杨过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嚎:“爸,我改……”

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黑色的屏幕上写道:“别让你犯的罪成为家人的痛苦。”

又快过年了,整个华夏都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

过年,是一段极度放松的时间,也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

年还没到,就有很多人家开始团聚了。晚上时分,很多家庭正乐呵呵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水果,吃各种零食。

新闻联播是受众最广的节目,几乎家家都会看。

这一期的新闻联播后不久。

突然,电视屏幕黑了一下,就看见一个光头,头上细密的头发茬子,嘴上还有些胡渣子。这人正穿着劳教服,在监狱里吃饭,这自然就是杨过啊。

忽然有人喊道:“刘老三,有人来看你,给你带了点儿吃的。”

杨过默默地把碗里的饭吃完,嘴吃的鼓鼓的,眼中还流露着失望。

电视机前很多人都是一愣,有认识杨过的人,不禁说道:“咦,这不是杨过么?前几天我还看见他《七剑下天山》的剧照呢。”

有不认识的人就皱着眉头道:“这大过年的,放的什么啊?”

有人道:“这坐牢呢啊!怎么在这会儿放这种广告啊?”

……

却见杨过猛的站起身,找到狱警说:“我要写信。”

狱警:“你都写了五六回了,没人来看你的。”

杨过:“我再写一回,最后一回。”

最后一封信上,镜头对准了纸张:“如果你们再不来,你们将永远失去我这个儿子……”

镜头只放了这么短,但是给观众的印象可就差了去了。

当场,就有老爷子:“不要脸的东西,谁养了这么个儿子?”

有人气愤道:“你爸、你妈没去看你,你就要断绝关系,这叫不孝。”

回到牢房,杨过对一个有纹身的犯人道:“再过半个月,不行的话,我就跟你们越狱。以后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再也了无牵挂。”

伴随着杨过这句话说完。

镜头出现在一处农村的村口。

一个老太太在整理自己的着装,拎着个大布包要出门。

有几个老奶奶提着菜篮子回来,看见这一幕就说:“呦!孙婆,这是要去城里看儿子呐?”

老太太的眼神有些闪躲,拎着包就走了出去,只是背影是那么的落寞,还有就是驼背得厉害。

然后,在电视机前众人的目光中,老太太一直都死死地抱着自己的包,她抢着上农村的小巴士,她不识字却抓着一张纸在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