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原本所在的报团,上司米尔也正在看伦敦邮报。即便他当了这么久的主编,但还从未被一张照片给震惊成这个样子。
然而,当约翰这个名字出现在图片下方的时候,米尔傻逼了,直接就愣了半天!然后,他破口大骂,这本该是自己报团的啊!这张照片的版权本该属于自己的啊!
文章内容是这样子的。
“我叫约翰,是报团的记者,来索马里是为了探索这里真实的生活境况。我被海盗抓住……幸好我被一个华夏人救了……我跟随他在摩加迪沙的城中,来到了难民营……当我看见这一幕的时候,眼泪无声滑落。昏黄的光晕,这本该是一道美景,然而却衬托了这个过度饥饿的……我无法理解,一个孩子怎么会瘦成这样……”
这是第一视角自述的文章,内容非常真实。
而今天,每一个拿到邮报的人都在阅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们不想错过哪怕是一个字。
当天,约翰接到了无数个电话。
有群众的。
有报团的。
有电视台的。
当天晚间新闻,这张照片就登上了电视台。而约翰,则一身笔挺的西装,坐在镜头前。他们在进行着现场直播,约翰在形容自己在索马里的经历。
从他被俘虏,到要赎金,再到快要被撕票,又被杨过所救……这一系列的铺垫,增加了他经历的真实性。
主持人问:“约翰,听你的说法,那个华夏杨将会把这制作成纪录片?”
约翰:“是的,在和他分别的时候,我问过他这个纪录片的名字……他说,这叫《侣行》。”
……
第二天,英国数十份报纸刊登了这篇专访文章,各大网站,电台,新闻都在报道。
第三天,有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在和约翰接触。此外,还有来自世界和平组织人士的接触,来自联合国相关方面人士的接触……
而每一次谈话,约翰都会说着这样一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生命脆弱到我们无法理解。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祈祷,都会自我救赎。我生平第一次,如此强烈地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和平!
仅仅用了七天的时间。
约翰就拿到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而这张照片和文章中的故事,已经突破了东西方网络的壁垒,出现在了华夏乃至整个亚洲地区。
在场的,哪个不是见过世面的?
但是,像杨过视频中的这些世面,大家还真没有见识过!
就算现在给张右楼一笔钱,让他出去走一圈,这家伙都不可能去的。不是说每个人都能从那个鬼地方活下来的,好吧!
杨过身边足足有二十多个保镖。但是,一到人多的场合,就是全员护卫。甚至他们不惜封锁了街道。这样的武装,是保证杨过能活下来的前提。
就算这样。有好几次,路边都有人直接冲天开枪以示威胁,似乎在说“一山容不得二虎”,又或者通知帮派中的人……这特么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
接下来,众人又看了雅库茨克、伊奥米亚康、挑战不冻河……那特么看着都觉得冷好的啊!头冒出水面,不到两秒钟,就特么结冰了,你能信?
姆鲁姆火山,杨过这货竟然到了边缘处,都是一些碎石头。那红艳艳的岩浆就在下边流淌着!这特么要是掉下去,连个火花都冒不出来的,好吧!
澳大利亚,那是什么鬼?鳄鱼就在几米外好不好!你特么的,还要坐船横渡过去?你特么,这不是在找死么?
……
也不知道花了多久,这断断续续的片子,终于看完了。
众人还处在极度的震惊之中。
忽然,张灵儿对马飞飞道:“马飞飞,明天雇佣两个保镖在公司……杨过以后要是还想去国外。不用我说话,直接把他扣在公司里面。”
马飞飞深以为然,点头道:“好!我回头立马就去办。”
杨过:“……嗳!几个意思啊?别啊!”
张灵儿白了他一眼道:“我怕你再出去一趟,你能死在外面。”
杨过:“不至于啊!出去一趟,我都累死了都,我现在又不会出去的。”
张灵儿:“你说的话,从来都没靠谱过……哼哼……”
洛小可:“我觉得这个决定很正确。老板,你可是身家亿万的人呐!你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好吗?”
杨过:“我很爱惜的啊!”
顿时,一屋子的人道:“没看出来,光看你不要命了。”
……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