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何兮儿抬眼间却神色大变,因为她看见释迦在剁白菜,一颗大白菜,剁掉叶子仅一刀,削掉根部仅一刀,然后在最中心的根芯部,释迦大刀切块……
这种技法,让何兮儿有点儿发傻,好凶猛的刀啊!她想起她爷爷杀羊了,三刀取羊心。这种刀法大开大合,是她做不到的。
十八种菜,释迦是从头剁到尾!
何兮儿小手麻利,硬生生地展现出了十八种技艺。如果说单纯论精工手艺,何兮儿早就胜出释迦十万八千倍了。但是论气势,何兮儿却又输了十万八千倍。
……
没多久后。
罗汉菜好了。堪比影视中的特写……哦不,比影视特写还吊炸天的罗汉菜出锅了……
四周静寂无声。
桌上,两个盘子。
一个盘子里就像是正常的杂烩,虽然光泽喜人,香气扑鼻,但还是脱离不了杂烩的乱。
而另一个盘子里……那他么简直就是件艺术品。盘中无彩凤城,一朵金色玫瑰盛开在盘子中央,十瓣有四朵盛开的绚烂胡萝卜花朵。再看下去,盘中五颜六色,色彩非常纯净,全都是小方块大小的东西拼了一盘子,让人根本舍不得下筷子。
释迦:“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如果我没猜错,你施展的刀工乃是几百年前宫廷御膳刀字十八诀……厉害,厉害,若单论刀工,贫僧远远不及。”
何兮儿脸色凝重:“惭愧,大师已达返璞归真境地,小女子不如。”
俩人都在谦让。
有人往前走了两步,似乎是想去拿一块尝尝……
“等一下……这位外国友人,你别动,让我拍个照先。”
韩国友人:“思密达啊……简直太美了。”
日本友人:“华夏的厨艺,比之大日本帝国的won体盛都不遑多让。”
至于非洲友人,直接看呆了,惊叹道:“华夏文明着实可怕至极!如果比拼厨艺,咱们毫无还手之力啊。”
旁边印度人笑道:“得了吧!你们用手抓吃饭的,还想和华夏比?也就我印度……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或许可以比一下。”
记者们一顿猛拍,就要把何兮儿那盘罗汉菜给围起来了。
见到这情况,释永微微摇头,释迦却一直保持着微笑。
杨过这时高声呼道:“都散开……菜不宜放久……可以品尝了。不能多吃,每人只能品尝一小口……”
罗汉菜?
杨过回忆了一下,在地球上是有这么一道菜,系统里面也有。自打杨过的厨艺水平大进后,他就知道了很多菜谱。
只是,杨过会烧菜,但没有实际做过,无法去品鉴啊!
所以,当杨过听说“罗汉菜”这个菜名后,觉得很纳闷:这只不过是一道大杂烩啊!杂烩通常都不精致,会有那么好吃吗?
确实,罗汉菜是一种杂烩。它实际上是用各种蔬果烹制的一道什锦菜,起源于寺庙。至于是谁发明的,无从考究。但是,自从这道菜出现以后,几乎成了寺庙的一种家常菜,深受和尚、居士和很多信众的喜爱。
比赛,讲究的公平、公正。所以,有这么多人围观,少林寺的小和尚们很快就把厨房给搬了出来。嚯,你可别以为现在的少林寺还要用烟囱那些。时代在进步,这厨具当然也是要进步的,他们也用气了煤气、猛火灶……。
当小和尚们把罗汉菜的食材一一摆放在配菜架上的时候,杨过的眼睛一亮,他算是明白了何兮儿为啥要做这道菜了。
这道菜可不简单啊!单单主要食材就足足有一十八种,什么胡萝卜啊、竹笋啊、银杏、黑木耳、香菇、胡萝卜、莲藕什么的,加起来一大堆。
这菜需要的材料多,所以需要切菜,切菜就要看手艺,看刀工了。何兮儿是三星刀的39代传人啊,这刀工当然是了得的。
而且,罗汉菜也是宫廷名菜,皇宫御膳房经常做的。杨过之前就看过一篇文章,说慈禧太后对“罗汉菜”青睐有加。估摸着何兮儿是真的得到了传承,否则不会一开口就提出来要做这道菜。
释迦站到了操作台前,笑呵呵地说道:“想不到现在还有人惦记着少林斋菜啊,着实令人宽慰……既如此,罢了,我们就来比一比吧……”
说着,释迦就随手拎起了一只大勺子。
杨过见他这架势,似乎连拿勺子都拿不稳啊!难怪今天的少林斋菜很难吃啊……
于是,杨过很无耻地走了过去,悄悄说道:“大和尚,你行不行啊?我和方丈可是约定好的,要是不行,我是可以放水的……”
然而,释迦却眼神一冷道:“如此神圣之事,何来放水一说……某家……呃……贫僧应付得来。”
杨过无语:就怕这和尚装逼装过头了。到时候,他做出来的饭菜,可是要众人品尝的。要是你做得不好,少林寺的名声可就岌岌可危了!
释永亲自担当裁判。
来自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都打开了摄像机在拍摄……
唐小白离得最近。
有人道:“那个谁,你离远点儿啊!光你一个人拍了,我们拍什么啊?”
唐小白:“比试是我老板提出来的。京城卫视正在录制美食节目,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理应先拍啊……”
跟杨过久了,唐小白与人交涉也越来越利落,一句话堵得其他人都无语。仔细想来,好像是这么回事来着的,他们竟无言以对。
……
何兮儿和释迦同时出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