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活着

“你去呗,又没人拦着你”

话说杨过看见这些要求和大家踊跃的赞同后,他笑了。

“嗨,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写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东西么?写了,你们不难受啊?写的时候,心里难受不说,关键还没人肯看”

小小均:“别吹了哈老猪你写不出来,就直说,我理解你。”

缘来他乡是故乡:“得了,老猪,你别吹牛逼了。你就说你今晚写些什么吧?写点好看的啊”

青蛙军曹:“呵呵杨无耻,你不写,没人会怪你的啊!反正有武侠看就够了。你过年这个空子,还不如画漫画呢!我女朋友的妹妹还天天看《猫和老鼠》呢,这咋弄啊这”

“我不会写?呵呵我不能写?得,你们不信是吧?不信我就写给你们看哈跟昨天一样,直接就写在直播间”

杨过佯怒,他喵的,都看不起我啊这是。

大大王:“噗得,这货的牛脾气又上来了,看来今晚他又要发表”

赵宇:“我估计啊!老猪还是写那种讽刺的文章,毕竟读上去还挺有意思的。真要写什么反映社会现实的,老猪也没那阅历啊!”

然后,下一刻,所有人都看见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字——“活着”。

杨过一边写下这个标题,一边说道:“我说过诗词乃文道,但是我还想告诉大家另一件事,并不是说写作必须要有阅历。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是你的阅历。我看过的书不少,自认为就是编,也能编出一个好故事来。”

随即,杨过动笔。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喜欢喝农民那种带有苦味的茶水,他们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树下,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与田里干活的男人说上几句废话,在姑娘因我而起的窃窃私笑里扬长而去。

《活着》是前世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陆续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在这里,有内战,但没有三反五反但历史惊人的相似,文化大革命的历程这个世界同样有所经历。

而这部作品,可谓是集人间疾苦、人世百态于一体。小说中的主人公,徐富贵可是一个悲剧到了极点的人物,什么坏事孬事都被他给赶上了。

“卧槽,老猪这是要写哪个年代啊?他么的,那个年代的事情,他这年纪怎么写得出来啊!”

“尼玛,杨无耻这是在挑战高难度啊!话说,不是生在那个时代的人,根本不懂得那个时代的苦啊!”

“噗我妈我爸就经常跟我讲,他们那会儿连饭都没得吃,都在野地里挑野菜,在鱼塘水沟里翻找,甚至还吃过树皮呐!这特么,那种年代感的东西,老猪能写得出来?”

然而,杨过却异常的认真,随着他的一段话写出来,众人的情绪就被调动了,好奇心杀死猫。

名叫福贵的老人在回忆

故事以第一人称视角看待那个叫福贵的少爷。故事开篇写到了主角听见一老头跟一头老牛一起,老头喊了那头牛好多名字。

内容是这样的

福贵:“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

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

“是的。”我点点头。

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

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

“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

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牛果然低下了头,这时老人悄声对我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哄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

当这段话写出来的一瞬间,观众们都笑喷了。

“尼玛,杨无耻这种事,也就只有你能想的出来啊牛特喵的能听得懂话么?还尼玛多叫几个名字”

“卧槽,说好的人间疾苦呢?我特么怎么就笑了……?”

“哎呦我的天,杨无耻果然还是无耻的。他写东西,什么时候真正的疾苦过啊!”

然而渐渐的,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杨过直播间的气氛,直接从开始的轻松诙谐,变成了震惊,错愕,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