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杯中窥人

杨过也不去看评论,而是揉了一团面纸,揉成一小团,硬硬的。然后,却见他直接把这团纸扔进了水杯里。

陈小婷在一旁看得意外,问道:“杨过,你太欺负人了吧?我好心好意地给你端茶倒水。你倒好,直接把纸给扔进去了”

“嘘”

杨过冲陈小婷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

然后,杨过继续写道: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刚出生时,就好比这团干硬的纸团,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含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豆沙直播间,一段文字直接打了出来。几乎就是几秒钟的时间,这段文字就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杨过心中暗笑:“呵呵!水杯,纸?你以为这样我就不能写了吗?我大地球的智慧是无限的。韩寒曾经就有过一篇文章叫《杯中窥人》。这是他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当然,韩寒邪性,仿佛天生反骨的斗士,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美国《时代周刊》曾启动‘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评选。始料不及的是,韩寒的影响力竟然排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前面。”

直播间的群众是懵逼的,初中以下的同学们全都傻眼了。比如张怡然,虽然率领着一大帮“童鞋”前来助阵,但是她根本看不懂啊!

而有些能看懂的人,似乎发现了什么,杨过这是要揭露一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甚至是在讽刺这些个社会现象啊!

果不其然,杨过继续写道:

华夏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不乏洁身自好者,但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的,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便“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康(当前世界某诗人)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陈小婷就站在杨过身后,杨过不看豆沙直播间的评论,所以不知道这段话一打出来,所有人都看懵了。

而陈小婷直接拍着杨过的肩膀道:“喂!你委婉点,你悠着点让你写文章,不是让你”

很多观众都很无语。

也有很多人笑了。

剑心:“我尼玛杨无耻写的东西就是有特点。‘洁身自好’原来还可以和‘君子固穷’联系到一起。学习了,膜拜了。”

康乃馨的花瓣:“噗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哎呦喂!特喵的笑死我了。没想到杨过还有这么幽默的一面呐?”

世界上最伤心的人:“综合而论,这个分析很毒毋庸置疑,杨过写作的水平确实不是盖的。呵呵,方大志,你又怎么说呢?”

别说群众了,就是方大志此刻也是懵逼的。嚯,你特喵的是真敢写啊!这种敏感的话题,你竟然敢在公众平台上进行直播?你特喵的,还想不想混了啊?

同样的,豆沙直播的林凯正在擦汗。

旁边有小姑娘在问道:“主任,咱真的不要把这个直播给听众了啊?这是敏感话题啊!这都和政治扯上关系了啊!”

林凯深吸口气摇头道:“再继续看看,我觉得杨过应该不会这么生猛吧!”

杨过皱着眉头,看了一眼陈小婷道:“你别说话,坐着”

“哈?”

陈小婷傻眼了。这种命令式的口吻这种霸道的性格,为什么我觉得很喜欢,好有男人味啊

杨过继续写了一段,这是旁征博引后的总结,大概意思是华夏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逊之道。人一旦谦逊了,就会把本性给掩埋了

这一段话,显示了杨过对人生不凡的思考。实际上,根本没有人知道,杨过这货根本就是用下午的时间翻了家里人的书才学到的。

文章在继续:

然而在华夏做个直言的人实在不易,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中国人便乖了,广与社会交融,谦虚为人。

华夏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华夏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认为那是“大话”了。

一篇文章,只用了短短十来分钟的时间。

观众傻眼了,全场寂静。

小沫:“这文章是可以这么写的吗?”

我吃西瓜:“方大志王路,你们俩怎么说?怎么都不吭声了?”

实际上,杨过才写一半的时候,王路就不想吱声了,这特么自己真的干不过啊!这人写文章,真的就这么厉害?言辞犀利,笔锋如刀,简直恐怖得令人发指了,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