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皇军占领南京,是不是搞一个庆祝活动呢?”路承周问。
“刚才不是说了么,没有取得最终胜利前,我们还要努力。”中山良一说。
这样的胜利,当然要庆祝,但这是日本人的胜利,与路承周这些中国人无关。
但是,路承周主动提出来,说明他对南京政府,确实没有什么感情。
“我今天去了解过,敦桥道附近,已经没有侦缉队的人了。”路承周没有再多问,这是日本人的胜利,跟中国人确实关系不大。
“上午,闻健民来了一趟。”中山良一缓缓的说。
“他怎么说?”路承周惊讶的说。
“他留下了两个人,其他人员,全部撤了回去。”中山良一说。
路承周稍稍放下心来,英租界这么大,侦缉队的人,想要找到万国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实,除了闻健民留下的赵宾和李继平外,高桥丰一也将那两名见过万国兴的日本宪兵,派到了敦桥道附近。
高桥丰一还花钱,将利顺利酒店附近那家见过姚一民的杂货店伙计,也请到了那里。
高桥丰一答应,一天给杂货店老板五元,请他的伙计给自己做点事,杂货店老板感觉天上掉馅饼,当然满口答应下来。
高桥丰一又告诉那个伙计,给他做事,只要在街上找人就可以了。
没找到买鞭炮的人,一天给两元的辛苦费。
如果找到了买鞭炮的人,给一百元奖励。
伙计一听,有这样的好事,更是喜出望外。
只是,此事中山良一并没有告诉路承周。
军统海沽站新任情报组长曾紫莲,上任已经有一个星期了。
她在振华中学担任英语教员,同时也可以为刘有军特色抗团成员。
随着市区被日军占领,原来的南开中学、铁路一中,很多爱国学生,无法继续上课。
振华中学的校长谭天君,特意开了一个“特别班”,专门招收这些失学学生。
曾紫莲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军统特工,而是一个大家闺秀。
她面目娇好,气质优雅,一头长发还烫过,穿着小牛皮的皮鞋,非常的时髦。
然而,曾紫莲曾经亲手杀过好几名汉奸,是敌人闻风丧胆的女杀手。
刘有军化名曾清,与她兄妹相称,也便于联系。
像曾紫莲这样的人,天生就是交际花,无论在哪里,很快就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哥,我有个想法,宪兵分队既然设在英租界,应该派人打进去。”曾紫莲与刘有军,经常在振华中学的宿舍见面。
他们是兄妹,别人也不会怀疑。
其实,刘有军比曾紫莲要小几岁,但从相貌上看,刘有军显得比她大。
曾紫莲也坚决要求,刘有军当她的兄长。
“怎么打进去?”刘有军自然不会告诉曾紫莲,军统早就有一位“火焰”潜伏在里面了。
路承周是总部直接领导的情报员,海沽站除了他之外,任何人不能与“火焰”联系。
就算是陈树公这个华北区区长,也不知道“火焰”的存在。
“宪兵分队不可能全是日本人吧?只要他们用到中国人,就有办法了。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他们‘主动’把我们的人请进去。”曾紫莲娇笑着说。
路承周并不完全想要钱,他是想以后给张广林一个解释。
他并没有当汉奸,而是在抗日。
至于姚一民那边,路承周自然也会报告。
因此,严格来说,张广林既不是军统的人,也不是地下党的人,而是路承周的人。
发展下线,当初李向学就明确表示,并不赞同。
然而,形势的发展,路承周觉得,他需要助手,信得过的助手。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能再发展几名,形成一个自己的情报体系。
这个情报体系,单独运行,不与外界接触。
下午,路承周在警务处与闻敬载又见了一面,敦桥道附近的侦缉队,已经不见踪影。
这让路承周稍稍放下心来,闻健民做事极为细致,而且不择手段,他总担心,闻健民还留有后手。
路承周做事前,总会给自己留出退路。
然而,闻健民在这方面,与他有得一拼。
万国兴差点被捕,就是因为闻健民做事太细致。
侦缉队的人虽走了,以闻健民的性格,不留下个把人,那才奇怪呢。
下班后,路承周又去了趟大兴日杂店,今天张思昌的行踪,并没有向他这个主任汇报呢。
这也是因为张广林的身份没有确定,一旦张广林正式加入宪兵分队,路承周与张思昌之间的沟通,就变得顺畅了。
“张思昌呢?”路承周进来后,依然没看到张思昌的身影,很是奇怪的说。
“一天没回来呢。”张广林说。
他也不知道张思昌的去向,从昨天晚上开始,他终于知道了,大兴日杂店的老板并不是张思昌,主事人是路承周。
当然,真正的后台老板,是日本人。
“歇业吧,记着,去昌隆盛要走后门,尽量不要被人发现。”路承周叮嘱着说。
“记住了。”张广林郑重其事的说。
路承周在警务处就换好了便装,找地方吃了饭后,就溜进了宪兵分队。
他有巡官的身份,每次来宪兵分队,都要像做贼似的。
“你倒比我早。”路承周到情报一室时,看到张广林竟然比他先到了。
“我不比您,没人注意的。”张广林拿着抹布,给路承周在擦桌子。
“这倒是真的,但是次数多了,也会被人记住。有句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路承周点了点头。
“路先生,其实,可以从隔壁进来。”张广林犹豫了一下,突然说。
“隔壁?”路承周诧异的说。
“对,我看了隔壁有栋房子,是挨着这边围墙的,只要租下来,再在墙壁上开个门,以后再来,就不显眼了。”张广林笑吟吟的说。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路承周一拍大腿。
他之前确实想过,要在隔壁租个房子。
但康伯南道22号是单独的楼房,两旁都用围墙隔开了。
“我明天就去租房子。”张广林马上说。
以路承周的身份,租房子这种事,自然不方便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