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强刚跑那阵,白婆婆以为儿子只是一时鬼迷心窍叫刘寡妇给缠住了。她安抚好儿媳,跑去隔壁村把刘寡妇婆家从村头骂到村尾,又到刘寡妇娘家村里堵着门骂了好几天。
这两家没有一家敢跟白婆婆吭声的,都默默地受了。
然后就是等着白子强回心转意了。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白婆婆丈夫去世那时候,她才算是明白,儿子是不会回来了。而乌梅这个儿媳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她是看在眼里的。因此,儿子虽然是她亲生的,在她心里的地位却不如儿媳了。同时她也上了年纪,脾气比以前好了很多,也有个慈祥模样了。
可现在呢?她没了跟儿媳同甘共苦那二十多年的记忆,心理年龄又回到了四五十岁,年轻时候的爽利劲儿也随之回到了身上,恢复了那种“家里所有人都必须听她的”的心态。
这样的人怎么会听得进去劝?
不过她显然低估了丈夫的本事,白斗闻出来的时候满脸疲惫,神情却很轻松:“行了,说好了。”
在他的劝说下,白婆婆决定,钱全部给白天建这个大孙子。六十平的房子倒是要落在她自己名下,将来可以留给那两个小孩儿。
“咱们县里的房子不怎么值钱,你又只要了六十平,我想着恁家小建在省城里也可少回来了,恁婆子想叫这六十平的房子留给那俩小的就留吧。反正大头的钱都给小建了。”他如是说。
虽然不太圆满,但总比之前要分出去三分之二好多了,乌梅诚心诚意地谢了白斗闻夫妻。
征迁工作做完了,村民就该搬走了。
乌梅一头忙着照顾婆婆,一头到处寻摸租房子的事,一头还要顾着院子里玻璃大棚里种的菜,每天都累得像牛一样。
她去找房子的时候,家里就只有婆婆一个人,可她也没办法,只能千叮万嘱地叫婆婆一切小心。
赵蓉蓉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她找准了乌梅出门的时候来找白婆婆,话里话外都说自己妈生的弟弟妹妹。很快她就从白婆婆的话里猜到了她失忆的事,立刻就把白天浩白天丽接了过来。
那两个人倒是都三观正,觉得自己妈拐走人家的丈夫同居不对,对乌梅充满了同情与愧疚。当初他们俩吃白天建的喜酒,专门敬酒,也是因为从血缘上算,白天建到底是自己的半个大哥。
这一回赵蓉蓉打电话给他们,说白婆婆病得很重,可能要不行了。两人一合计,亲奶奶,总要见人家最后一面,于是都来了。万想不到赵蓉蓉是要利用他们来让白婆婆改口给自家钱。
趁着乌梅不在家,两人去见了白婆婆一面。白婆婆一看,白天浩像自家老头子,白天丽活脱脱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她立刻就信了这两个也是自己的亲孙子孙女。
这两人见白婆婆不像是很快就要没命的样子,不由责怪起姐姐骗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