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不早说?”刘秀抱怨一声,迈步就往道观外面走。九儿跟上他,说道:“你也没问我啊!”
刘秀无奈地看了她一眼,说道:“以后有重要的事,你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九儿追问道:“什么是重要的事?”
“就是……”她这话还真把刘秀问住了,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这个东西还真不好具体来说明。
他向九儿摆了摆手,说道:“算了,你自己领悟吧!对了,别跟着我了,仲华和子陵都在里面,你告诉他俩一声,我在山下等他们!”
“哦!”九儿看着刘秀急匆匆离去的背影,冲着他吐了吐舌头。
刘秀一路急行,顺着长长的台阶,一路跑下山。
到了山脚下,他举目一望,果然,附近围了好大一群人,大多都是流民乞丐,人群当中,吵吵嚷嚷,也听不太清楚在吵什么。
他侧着身子,尽力分开人群,从外面硬挤了进去。
在人群的中央是一辆马车,马车的四周站着七八名彪形大汉,这些大汉,刘秀认识几个,都是阴家的护院。为首的一人,名叫阴亭,家里好几代都在阴府做家仆。
只见阴亭环视四周的人群,面沉似水,厉声喝道:“我已经跟你们说过很多遍了,这是阴家的马车,车里坐的是阴家的小姐,根本没有吃食!”
“别听他的!”人群中,一名中等身材的流民大声喊道:“阴家那么大的家业,下元节能不来祭三官吗?车里肯定装的都是吃的!”
听闻他的话,在场数以百计的流民、乞丐眼中都流露出贪婪之色,这么一车的吃食,自己只要能抢来一包,就够自己和全家人吃上好几天的了!
“阴家为富不仁,宁可把一车的食物都祭三官,也不给我们分一点,别和他们啰嗦了,大家抢吧!”人群里,另有一名瘦小的汉子大声嚷嚷道。
有人带头,早已饿得快要失去理智的流民、乞丐们纷纷相应,人们七嘴八舌地大汉道:“对!把车里的吃的都抢过来!”
“我们都快饿死了,阴家还拿一车的食物祭三官,可恶至极!”
人们一边叫喊声,一边一步步地向马车逼近过去。阴亭环视周围的众人,回手把肋下的佩剑抽出来,沉声喝道:“我看你们哪一个再敢靠前?”
随着他亮出武器,其余的几名护院也都把佩剑抽出,怒视着四周的人群。看到阴家人都亮出了家伙,人们面露惧色,不断向前逼近的脚步也都停了下来。
恰在这时,人群中一名汉子不管不顾地冲了出来,手拿一块石头,直奔阴亭而去。
阴亭意识到危险,急忙向旁闪身,让过对方砸来的石头,紧接着,他回手就是一剑。
他这一剑有手下留情,剑速并不是很快,主要是目的是想把对方逼退回去。
可没想到,那名大汉就是未能闪躲开,被这一剑划破胸膛,仰面而倒,胸前血流如注。
见状,在场的众人都傻眼了。有两名大汉跑出来,将受伤的汉子连连往后拖拽,同时尖声叫喊道:“阴家杀人啦!阴家杀人啦!大家对阴家也别客气了,一起动手抢吧!”
“祥云观!”邓禹说道。
“祥云观?好端端的,去道观作甚?”刘秀不解地问道。
“难道主公忘了今天是什么节日了?”
“什么节日?”刘秀仍是一脸的茫然。
“今天是十月十五,下元节!祥云观会做道场,主公就不想去看看热闹吗?”邓禹笑问道。
刘秀兴趣缺缺,正要摇头拒绝,严光说道:“去道观祈福也好,总比终日待在家里强!”
邓禹在旁连连点头,看眼刘秀手中的书,说道:“出去透透气,散散心,换一换思路,也许有些现在想不明白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刘秀琢磨了片刻,悠然一笑,放下手中的书简,懒洋洋地站起身形,说道:“好吧!我们去道观逛一逛!”
朱祐和盖延不在府内,两人一大早就出门闲逛去了,邓晨也不在,筹集物资的事情已经够他忙碌的了,几乎整天不着家。
刘秀和邓禹、严光三人,换了一身衣服,离开邓府,去往郊外的祥云观。
祥云观是新野县最大的一座道观,香火很旺,今天是下元节,道观又做道场,前去祈福、祭拜、看热闹的百姓更多。
按照下元节的传统,百姓们会把糯米磨成粉,做成菜馅的小饭团,放在家门口,做斋天之用。
不过现在正闹着饥荒,每家每户的粮食都不多,把小饭团摆在家门口斋天不太现实,估计祭不了天,都会祭进流民的肚腹,很多百姓都是带着小饭团去道观,于道观内斋天。
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路边挤满了小摊贩,在刘秀的印象中,新野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即便以前没去过祥云观,不认识路也没关系,只需顺着人流往前走就好。
在街上走了一会,刘秀感觉精气神放松了不少,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邓禹和严光相视而笑,前者用胳膊肘捅了捅刘秀,说道:“主公,我和子陵拉你出来散心没错吧?”
刘秀看了看身边的两位好友,笑道:“多谢。”
祥云观位于祥云山的半山腰,道观的名字也是根据山名而来。
到了祥云山的山脚下,这里的游人更多,放眼望去,人头涌涌,不过仔细看,站于路边的乞丐比路上的行人还多。
乞丐大多都是流离失所的饥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个面黄肌瘦,破衣烂衫。一些年纪不大的青年和孩子,干脆在自己的后衣领上插根草,跪坐在路边,自愿卖身为奴。一些年纪较大的,连卖身为奴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路上的人们,眼中充满了期盼和渴望,希望能得
到人们手中的一口吃食。见此情景,刘秀忍不住轻叹口气,幽幽说道:“新莽朝廷,危害苍生甚深!”王莽推出一系列的新政,看起来每一条都很不错,像土地均分,废除奴隶等等,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本做不到,有权有势的人
大规模的吞并土地,大批的农民无地可种,流离失所,不卖身为奴,他们根本活不下去。
此情此景,也让邓禹和严光深有感触,两人同是叹息一声,严光说道:“逆天行道,实难久矣!”
他们顺着台阶,一路走到半山腰的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