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门无路

全场静默,人人听得是句句杀人,字字诛心!

全是在将冯征的活路一一切断,似是不给其有任何挣脱牢笼的机会。

不少人本还以为是党争无中生有的罪名,乃赵珣、镇国公等人凭空捏造的,谁知听完几番话,且物证一一呈上,人证轮番传召,这才轰然意识到,这哪里是凭空出现的一座大山?这根本就是把遮掩这大山的迷雾一把拨开,让人敞亮地看!

其余的先不说,单说几条,冯征等人以圣上之名,于矿场肆意敛财,且监管不利,各等矿场出现过不止一次的暴乱,然未据实上报,竟被一一隐瞒了下来!

如此动摇国本之事!

竟如此轻描淡写滥用权力瞒下,且据镇国公等人叙说,山西一地甚至还正起着一场大暴乱,府衙已被砸烂,消息传至京城,却是无人知晓。

听闻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朝上哗然。

皇帝甚至都颤抖着手,面色狠厉至极。

当下,无数人也闪过一个念头,冯征今日恐是走不出那金水桥了。

而不过是早晨起的事,下午此事引起的轰动便以朝廷为中心如暴风雨般席卷了大半个京城,街头巷尾、酒肆书院无不论着谈着,激动者还掷杯摔碗,痛骂冯征老贼,连带着冯家众人,连当今贵妃都难以幸免。

温菀自是听说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日日上书院,家中长辈又在讨论此事,又岂有不知道的道理?

事情发酵了几日,应是越闹越大,然那日朝上并未直接将冯征定下罪名,而是关入大理寺,等待候审,继而派遣之前滇地功臣之一孟家五子孟起前去山西平定暴乱。

首当其中表示强烈不满的乃朝中的一些保守派,虽之前对七皇子有所不满,可冯征等人犯的此事过大,动摇国本,岂是玩笑?!

第二日便有老臣跪在皇帝的御书房前,请求尽快定罪。

其次乃白鹿书院的学生,百人书上达皇帝案前,无数文章抨击冯征等人行径恶劣,甚有白纸黑字的檄文贴于墙上,文采斐然且言辞激烈,受数人观看且传千里。

传播之远,影响之大,出乎了不少人的预料。

不过几日,冯征等人罪名已下,而主犯冯征罪名甚重,削官贬职,流放蛮夷之地。

罪名下达之日,冯玉媛冯明媛两姊妹都未来书院上学,事儿刚起之时,这两姊妹还是来的,如今是不来了。

温菀坐在自个儿的位置上,周遭的人你一句我一句,大多也逃不过冯家的事。

“……也不知以后是来不来,她家父亲到这般地步,算是遭了大祸了。”

“我猜恐是不来了,犯了如此大罪,圣上哪会轻易放过冯家?!”

“真真是简单,冯家虽如此,可别忘了还有个贵妃娘娘,家中姊妹读书的事就算是看在贵妃娘娘的面上,也不会不来的,且事儿还未到头呢,说不准。”

……

冯金宝已几次往高府递名帖,不得见,然他父亲还在牢狱,甚至恐要遭流放,他也顾不得什么尊严面子,自是要见高正德。

“冯三公子!”高府的幕僚出了大门,喊道。

冯金宝听闻声音,敛袖撩帘,继而下轿:“魏先生。”他是识得眼前的这位的,乃高正德较为看重的幕僚之一,他父亲与高正德谈事带自己前往时,也常见着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