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先生还没露面,学生们不免猜测这诗赋老师会是何人担任。学生们正猜测着,从门外走进来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女子,她一身深蓝的襦裙,发髻上只插着一根普通的银簪子,温柔可亲,通身的书卷气。
女子走到孔圣人画像前的书案后端端正正地跪坐,才对好奇看着她的学生们道:“我是教导大家诗赋课的蔡先生。诗赋一道,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有天赋灵性者,下笔千行;无美质良才者,苦求不得。我资质驽钝,只有一句与各位共勉:勤能补拙,尽力而为。若是在无能者,也请诸位勉力撑够这一年吧。”
“欲学诗赋,先把李杜、子云司马这些诗赋大家的佳作精读一遍,再把陶渊明、谢、阮、贾长沙、左太冲等人的一看,便大略能诌出一首半篇的。”
林黛玉本自负诗才,正打算在诗赋课上一展奇才呢,谁知这先生却只让她们先读书,心内不免有些郁闷。正胡思乱想间,突然有人说道:“先生,我是东平王府的郡主穆灵君,我虽不是什么名媛才女,在家也认过几个字,写过两首诗的。不知先生有何才能可以教导我们诗赋呢?不如老师写一首我们看看,也好服众啊。”声调虽然谦逊,可话语就不是那么客气了。
她的话音刚落,坐在她周围的学生们皆是附和。
其余学生皆了然,这穆郡主身份尊贵,是个心气高的主儿,想来定是诗文不俗,才敢第一节课就和先生叫板。
蔡先生却并不意外,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既然来教导这些贵女诗赋,就已经做好被人下马威的准备。于是,她微微一笑,道:“既然穆同学这样说,那我们就写些诗赋来,各位互相品评一番吧。不知穆同学想以何为题?”
穆灵君想了想,指着窗外盛放的樱花道:“古往今来,颂菊写牡丹的太多了,就以樱花为题吧,诗词歌赋都行。”
蔡先生道:“就依郡主的意思。其他同学如有意,也可择自己喜欢的写一首。”她掏出一块珐琅珍珠怀表看看道:“以两刻钟为限。”
学生们都出生尊贵,这吟诗作画的本事都有一手,闻听此番言语,便各展纸笔,准备大显身手。
两刻钟后,师生们各自呈上自己的作品。蔡先生又另请人誊抄了,把作品一一摆开,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粘一朵樱花在其上。很快,各人已经选好。蔡先生又当着众人的面一一清点,择出得樱花最多的三位来。
待看清被糊住的名字后,众人纷纷惊叹。原来这得了魁首的,既不是蔡先生,也不是穆灵君,而是一位叫林黛玉的学生。排在第二的是蔡先生,第三位才是穆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