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正是余雅的出道之作,身为女配的余雅比女主更早进入娱乐圈,在女主还是娱乐圈小新人的时候,余雅已经成为影后了。
苏繁记得小说中说余雅凭借《蒹葭》积累了第一批粉丝,是《诗经》系列微电影中后来发展最好的,另外两篇的女主角在一开始也挺火的,但慢慢就销声匿迹,最后甚至都没活跃在这个圈子里了。
“流之,我要参加这次微电影选角。”苏繁把手机递给顾流之。
她没去就山,山却来了,她要抓住这个机会。
要拍三篇呢,官博上说《子衿》女主已定,余雅这次应该也会参加选角,这样一来,《蒹葭》的女主可能还是她的,苏繁打算从《桃夭》入手。
实在不行,在任何一篇里当个路人也行啊。
“好。”顾流之看少女坚定的模样,他温柔的笑了笑,“我陪你。”
“我也去我也去!”沈黎光不甘落下。
贺启把在青城三中的正式选角时间定在下午三点,因为他还要赶时间去下个学校。
学校领导得到这一消息时既喜且忧,喜的是学校里的学生选上了,也是对学校有宣传作用,对学生也是一大好机会;可忧的是这个时间来,学校只有初三、高三的学生在,两茬学生都面临着中考、高考,是学习的关键时刻,去拍电影不是浪费时间吗?
影响了升学率谁负责?
于是张海华接到通知,让各班班主任劝说学生以学习为主,最好不要报名参加。
可惜的是他们班前四名都跑去报名了。张海华连连叹气。
.
《诗经》选角是网上报名,苏繁他们收到手机信息通知让下午三点到舞蹈教室集合。
“你们说人多不多呢?”苏繁问,他从没接触过这些,心里还是很惶恐的。
“我们年级好像就咱们四个。”沈黎光得意的扬扬头,“知道为什么吗?是其他人听说我们报名了,原本有些想法的都不敢来了。”
苏繁无语,顾流之漠然。
余雅倒是笑了,轻松道:“高三的学长学姐们比我们还忙,应该也不会来多少。”
像沈黎光说的一样,苏繁四人到的时候教室里除了老师,就是高三的学长学姐,没一个初三的。但他们没料到的是,高中已经有艺术生,许多学表演之类的学长学姐都来了,人还挺多的,偌大一个舞蹈教室,就占了一半。
苏繁顿时佩服的看了一眼余雅,能在这重围中成功杀出成为女主,真不愧是未来的影后。
等了片刻,导演贺启和编剧等人就到了,来的还有定下的一位男主演,童星徐子凡,现在也是初三。
人群因为徐子凡骚动了片刻,那一群学姐有很多都是徐子凡的姐姐粉,此刻见着偶像了都激动的不行。
“同学们好,我是贺启,本次《诗经》系列微电影的导演。”
贺启大致打量了一下一群青春靓丽的学生,因为活泼又富有朝气,个个看起来都水灵灵的。
这次选角贺启是先从娱乐圈里的新人开始挑的,但很可惜光看第一眼贺启就知道这不是他要的人,他需要的是朦胧青涩的那种感觉,而不是娱乐圈里已沾上世俗浮华的流量小生、小花,关键那些人演技还不怎么在线,本身没他要的气质罢了,演也演不出出来。
往高了去挑有演技的大咖不说不愿意来拍一个微电影,就算他凭人脉、交情找来了,事实上也和他心里想要的不一样。。
《诗经》里的“伊人”也好,“淑女”也罢,大都是十几岁,古代的女孩儿婚嫁早,但她们依然是青涩朦胧的,尤其在对待爱情方面,娇羞又温婉,心怀期待。
于是贺启从几大电影、戏剧甚至传媒学院开始选角,眼高于顶的他照样一个也看不上,再到高中生,倒是有差不多符合条件的,可惜人家要学习。
忙活大半个月,也只是挑了几个配角,又通过徐子凡挑到一个满意的女主角,可到现在除《子衿》之外的主演都还没定下。
贺启索性就将范围定在初高中生,不能大了,也不能太小,一路从各大中学走下来,选了一些差不多的,但始终没有令贺启眼前一亮的。
贺启只能庆幸他的家世足够让他这么挥霍。
“同学们都知道,我到贵校来为了选拔出我即将要拍的微电影男女主,我不考虑同学们的演技如何,只要有那种感觉、那种韵味在,后面进组了稍微引导一下,我们绝对能拍出最棒的古风型微电影。”贺启眼里暗含骄矜。
他的确有资本骄傲,苏繁知道,未来的贺启将是华国最耀眼的导演,捧出无数影帝影后,各大奖项拿的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