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大人,外加一个小孩,只顾埋头吃饭,话都不多说一句。阴宥他们这一桌,跟旁边那些热闹的村里人有些格格不入。
阴宥一家吃完饭后,三个碗都非常干净,没有剩下的。
农华钟和黄慧慧也不逞多让,他们的陶瓷缸子,不用洗也已经亮得能反光。
吃完饭,阴宥带着儿子、孙女离开食堂,没有逗留。
农华钟和黄慧慧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去的三个人,心里有种怪异的感觉。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个孩子。”
农华钟说这话的时候,看着是随意调侃两句,并无恶意,实则却在发泄自己心里的不满。
都是一个大队的,凭什么区别待人!
黄慧慧听到农华钟的话,原本恬静的表情变了,她一脸认真地纠正他,“这话不能乱讲。”人家分明就是祖孙三人,被农华钟这么一说,倒有些令人恶寒了。
农华钟被黄慧慧反驳,神情有些僵,但很快就笑了笑,“我只是随口说说,没别的意思。”
据说阴宥已经快三十五岁了,可是却长着十七八岁的面庞,想不令人误会,都难!
黄慧慧看了农华钟两眼,知道他并没有把她的警告放心上,有些不快,率先走开了。
青山大队有了个食堂,大伙的生活便利了很多,每到饭点,村里人就捧着碗往食堂那边走。
食堂位于新村的村口旁,离水源近,便于食堂用水。不过马明为了省事,还是去镇上找了挖井工人挖了一口井。对于挖井的事情,阴宥持的是支持的态度,她非常爽快地在经费申请单上盖了章。
打井工人很快进入青山村。
在给食堂打井的同时,村里有些钱的人家,也顺带在家里打了一口。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每天到河里打水的,家里有口井,能方便很多。
因为村里要打井的人不少,马明跟打井工人还了价,从每口井一百块钱,降到了七十块。阴宥也趁这个机会在家里打了一口井,以后她就不用去河边打水了。
地里的庄稼欣欣向荣,青山大队一派祥和,在所有的一切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赵文海和梁红竟然回到了村里。
彼时,阴宥和阴德雅正在大队办公室查看大队的账本,门外一阵喧哗,阴宥就听到有人在咋呼,说赵文海和梁红回村里看大伙了。
阴宥眉头微微皱了皱,赵文海和梁红会回村里看大家?对此,她深表怀疑。
赵文海回到京城,因为工作的缘故,应该会很忙碌,而梁红恨不得把青山村的一切都抛在脑后,永远不再提及。这样的两个人这次到青山村,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想念村里,回来看看,那么简单。
“他们俩怎么回来了?”阴德雅惊疑,这两人不是回到京城后,就成亲了吗?不是说已经在京城找到好工作了吗?为什么会回来?
阴德雅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老黄历,今天是礼拜二,礼拜二不是工作时间吗?他们怎么有时间过来?
阴宥和阴德雅看了彼此一眼,放下手里的工作,往外走。
才刚走到新村的村口,阴宥就看到一群人把赵文海和梁红团团围住。以往那些和赵文海关系不错的男人,此时正打趣这对刚新婚不久的小夫妇。
“看你以往对梁红那么冷淡,我们还以为你对她没意思。原来都是装的呀,一回城,你们就结婚了,这瞒得还真够深的呀!”
“梁红你这是苦尽甘来了呀,文海这人虽然嘴巴不甜,但老实能干,没什么花花肠子。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