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劫其一

[香蜜·神雕]双龙 圣城 2491 字 2024-04-23

天帝应龙修炼禁术,发动了天魔大战,德不配位。弑父杀弟,众叛亲离……各式各样的非议在新帝继位后源源不断、层出不穷。

时初登尊位,治理九州四海,抚定六界,法纪严肃,恩威并重,肃清朝纲,内政修明。经年,经魔界重创的天界恢复了生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天地秩序有了安定的趋势,众仙中原先对天帝有微词者,一面畏其雷霆手段,一面敬其帝王之才,反对之声式微。

从此,天帝之龙尾不再是需要遮掩之物,而是无上尊荣的象征。

天帝已很久没听过旁人叫“润玉”这个名字了。

天魔大战之后,天帝润玉与魔尊旭凤皆折损了仙寿。润玉曾遭体内穷奇反噬,又用血灵子为锦觅续命,身体大不如前,即便过了百年,留下的病症也一次次提醒他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那一场啼笑皆非的情爱烟消云散后,他才懂得何为热闹、何为孤寂。原来,他从来都没有走出去过,从孤寂的暗夜中走来,以为自己能够摆脱黑暗,却最终毅然扭头,走入了更深的黑夜。

孤独如影随形,在外,是宇宙洪荒,大象无形;在内,是原流泉浡,冲而不盈。

太上忘情,天道无情。天帝无数次这样用大道来告诫自己,可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他是润玉,“情”已然构成了他生命中极重要的一部分,忘情,便是彻底抹杀从前的润玉……

如今寰区初定,对润玉来说,真正的修行却刚刚开始。上神之路漫漫,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神者,出有入无,湛若虚空,他既一心逆转天命,必遭天道制衡。

润玉不知天劫何时将至,但生何欢,死何苦?他早已不惧命理。

一日,金轮日照下,金乌神鸟现身,司命阁同日卜卦,竟同时卜出大凶、大吉。

正逢润玉回旧宫璇玑调理生息,一道天火骤然降下。就好像他命中注定要受此一劫,浑身上下如被一副无形桎梏控制,施展不出任何法术。在天火之中,润玉神骨被焚,元神近乎崩裂。

是旭凤?润玉很快就否定了这个猜测。不,这大概就是上神之劫吧。

在烈火之中,他闭上了眼睛,直到这一刻,他才肯卸下身上的重担,在巨大的肉体痛苦中,得到精神片刻的休宁……

润玉醒来之时,发现自己还活着,抬头看到最熟悉的黑夜,长吁了一口气,喃喃:今夜的星幕又是何人所布呢?

是夜,月影银星,草木上浮了一层雾霭,风里也沁了一阵落叶的孤香。他很快就察觉到,这里是凡间一座不知名的山,他一身仙法全无,只怕还处在最后一场天劫中。

换作旁人,从至尊之位沦为一介凡人,免不了要自伤自怜、消沉一段时间,但润玉反倒觉得自己能完完整整地活着,已是他的幸运。他原本的志向也不过是当一个逍遥散仙,现在上天给了他一次机会将他从天帝的身份中抽离,哪怕将之看作是千年孤独之路途中的片刻小憩,也是值得的。于是,他起身抚平衣襟,打算离开荒山。现如今润玉饶是穿着一身粗布麻衣,仍一派君子端方,将这身衣裳穿出了竹林风骨。

凡人之身,要食五谷、昼出夜寝。想来润玉还没有辟谷的时候,已经是一千年以前了,现在他腹中空空,竟感到了久违的饥饿。他本能地朝有灯火的地方走去,想要寻些吃的。

润玉向山北的灯火通明之处走去,沿路都点着火把,就好像是要迎接什么人似的。一路上不断看到着道服的弟子,润玉不想引人注意,便故意避开了他们。他虽失了神力,但身法仍在,故也不逊于凡间习武之人。走到道路尽头,入目的是一座道观。润玉自一百零八节阶梯向上望去,感叹这道馆规模宏达,楼阁精美,对凡人来说,足以称得上是鬼斧神工了。门楼中间的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重阳宫”。

润玉心细,一眼扫过建筑上的阴阳图和道家图腾,便知这“重阳宫”是道家本家,心想同为修道之人,进去讨口水喝应当不会被拒绝。可事与愿违,正当他踏上第一节台阶,就听见门里面传来了打斗声。

片刻后,大门从里打开,只见一群道人将一老妇和一小少年团团围住,双方短兵相接,打得激烈。那老妇与小孩势单力薄,落于下风。听得那小孩不断骂“臭道士,贼道士”,老妇说个一两句总要提到一位“姑娘”,而那些道人则像是在向老妇求甚么玉蜂的解药。

全真教道人见到润玉,稍缓剑势,其中一生得贼眉鼠目的道人直接拿剑直指润玉,质问那老妇:“孙婆子,这人便是你搬来的救兵?哼,你们古墓派的刺客,倒是一样的得行,神出鬼没地进入我全真腹地,真当我们这儿是随随便便进的吗?我让你们仰着脑袋进来,矮着身子出去!”

孙婆婆冷笑:“这人不是我们古墓派的人。想让老太婆爬出全真,门都没有!今天老天破不仅要堂堂正正地走出去,还要带走这个受你们这群伪君子欺辱的孩子!赵志敬,省省力气吧,你身中玉峰毒,也该毒发了,是不是感到全身忽尔剧痛,忽尔奇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