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上山治病,为何还有这么多病人在这?”
“姑娘你有所不知,这青要山余琴门的弟子,每五天就会下山为周围的百姓问诊治病。但却立了一条规矩:除余琴门弟子外,生人不得上山。曾经有人去青要山,在里面迷了路,无论怎么走,都会再回到山脚下,可真神了。”老板一笑,好像从未遇过这等事。
“那离下次余琴门弟子下山治病,还有几天呢?”
“姑娘,你来的真不巧。昨天余琴门的弟子刚回山,离下次问诊还有四天呢。”老板遗憾地摇摇头。
“原来如此,谢谢大哥。”徐初瑶接过包子,面色随即就沉下来了,这一路赶来已经花掉了五天,而离下次问诊还有四天,师兄撑不到那么久了。
她暗暗捏了捏袖中青要山的地形图,只有硬闯了。
青要山山脚,闻泉石边,一从惊湍从石间泻下来,跳珠倒溅。迷雾沉绵,笼着百里杏林。杏花正开的盛,林间禽鸟寂静无声,冷冷清清,寒意深藏。
“师兄,坚持住,快到了。”
按照地图上所说,青要山,有迷雾,每两个时辰散开一次,不出半个时辰又生出。而想要进入青要山需先找到山脚下的闻泉石。在这之后,才以向东一里向北一里这样反复走十遍,否则两个时辰之后迷雾散去,又会回到了刚进山的地方。
“走过这杏林,便是余琴门所在之地了。”徐初瑶扶着路修远暗暗加快脚步。
这青要山原本没有杏林,是余琴门在这儿筚路蓝缕,正式落下脚后才生出的。别的学习药理的门派,都是收金治病,而这余琴门掌门效仿古人,不爱钱儿金儿这些个俗物,只独独终爱杏花。故余琴门弟子下山治病,分文不收,只要伤者以杏树想报,轻者一株,重者三五株不等。转眼几十年过去,便有了这百里杏林。
徐初瑶背着路修远,在这无际的杏林之中,艰难摸索。
“初瑶,等我好了,就带你去蜀地。书上说那里的千岩万壑奇秀无比,山峰连绵直上青霄,一点也不比咱们尧光山逊色。还有……”耳边响起师兄的声音。
“还有执夷,我一直想看的执夷。”她顿时笑了。
“对……”路修远淡淡一笑,伸出袖子为徐初瑶擦拭头上的汗水。
“我们还有好多好多事没有去做呢,我听哥哥说,这岳山城醉仙楼里的菜是最好吃的。竹园镇的糖葫芦一支比别家卖的多得多。灵音山的泉水可甜了,品之……”
不知不觉中,二人在山中越走越深。瘴气也越发的浓郁,遮挡住二人的视野。徐初瑶觉得自己的脚步轻飘飘地,好似踩在棉花里一样。
“师兄,我……”她红唇一动,笑着想说尽自己心中所有想到之处,却对自己眼神渐渐变得迷离毫无察觉,而她的神智也已不清,早把救命这等事给忘了。此时的路修远,也微笑着昏死在她的肩上。
白雾中隐隐约约地显现出一丝丝红光,好似有什么东西在那儿。越往深走,这红色越鲜艳,变成了一团团,一片片。像一堆堆烈火在徐初瑶地眼中燃烧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