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暄道:“三日后。”
萧蕴很想为秦暄做点儿什么,想了想,说道:“参加完明日的寿宴,我送五表兄一件礼物,我亲手做的礼物。”
秦暄奇道:“哦?你能亲手做出什么礼物来?”
时下女孩儿家亲手做的礼物,多半是指女红刺绣,衣裳鞋袜之类的东西;有才情的女孩子,也许能拿出几张书画,或者几篇自己写的诗词;什么都不会的,也可以做点儿胭脂,染几张花笺,煎三两新茶。萧蕴如今年纪小,时间都花在了能保命的本事上,没拿过针线,书画造诣只能算平平,他当真想不出萧蕴能拿出什么亲手做的礼物来。
“反正到时候,你别被我吓着就好!”萧蕴卖了个关子。
须臾间,马车已经到了五皇子府门前。
秦暄携着萧蕴下了马车,便去书房处理庶务,他离京之前,要做的事情很多,这几日都睡得很晚,萧蕴则去了自己灵犀院的小书房,翻看外面送过来的账册和书信。
两年前,她的算数水平完爆了女夫子,完全能看得了账册,便开始接手父母留下的诸多产业。
父亲萧惟的私产,大半给了萧湛,安北那十万兵马,养起来其实很费钱粮。
按制,安北都护府二十三州的赋税不上缴朝廷,悉数充作军费,不足的部分上报户部,由户部补拨。
但事实上,朝廷怕边军坐大,补拨过去的钱粮,总是紧巴巴的,就停留在勉强能维持基本军备的程度上。萧湛想得到将士们的拥护,想要让将士们过得好些,就得自己想办法筹措钱粮。
萧惟在世时,私产大部分都贡献给了安北军。
都护府父死子继的传统,传承的不仅是人脉和威望,还有财源。萧湛想要在隐姓埋名的情况下掌控安北,除了自身的能力,还是得大手笔的砸银子。
萧蕴手里的产业,大部分都是长公主娘留下的私产。
章宁长公主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先帝在世时非常得宠。
究竟得宠到什么程度呢?
按照大秦的规制,公主们只有食邑,没有封地,死后,不管是食邑还是公主府,都得归还朝廷。但先帝驾崩时,却专门给了章宁一道遗旨,准许她把公主府和食邑传给亲生女儿。
因此,原来的章宁长公主府,现在挂上了郡主府的牌匾,算是萧蕴的府邸。萧蕴除了郡主的一千食邑,还继承了娘亲的三千食邑,绝对是有封号的贵女中食邑最多的。
章宁长公主手下的田产、商铺也为数不少,因她喜欢海外流传过来的各种宝石,名下还有两只经常出海的船队。论身家,比不得大秦第一巨富薛家,却也足以傲视绝大多数权贵人家了。
只因章宁长公主身体弱,平日里极少出门,行事低调,少有人知晓她的家底如何。
萧蕴刚刚接受公主娘亲的产业时,也被这一笔庞大的家产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