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认个家门

这个镇和现代落后小区的小镇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冷清。

街两边是一些店铺,老旧的门板和木楼诉说着有历史的悠久。

“代写家书。”一家茶馆门口,一张椅子一个招牌,这就是谋生的地盘。

那个年迈的老头儿将一本书举得远远的,眯着眼睛正专心的看。

这是远视还是近视啊?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本书不赖,山上那位只说买笔墨纸砚,可没说买书,真的是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

街上偶尔有背着背篼挑着箩筐提着菜篮的男女老少经过,无一例外的对提着两块肉的周漫青行着注目礼。

羡慕嫉妒好奇,各种神色都有。

要卖肉,得先搞清行情才行。

自己手上提着,连一个遮掩的地方都没有,去问屠夫会不会遭白眼。

寄放!

想了想,周漫青走向了老头儿面前。

“这位姑娘,你是要代写家书么?你是今天第一个客人,优惠,两文钱一张纸。”有生意上门,老头儿连忙放下书招揽。

“先生,我不写家书。”真是难为情啊:“先生,我想将它们先放在你这儿一下,等一会儿过来取行不行?”

“这个啊……”老头咧嘴一笑:“我就不怕我将它们吃了?”

生的呢,怎么吃。

不过,周漫青也能猜着这个吃当是吃雷吧,直接据为己有的意思。

“先生不是这样的人。”在街头代写家书和算命看相的一样,没有长年累月的人气积累混个脸熟估计着是没人找他吧:“我相信先生这种读书人。”

读书人有气节懂廉耻讲道义明是非,这是周漫青心目中有素质的人具备的基本条件。

“行,姑娘,就冲你这句话,老夫就替你照看一下,不过,只看半天噢。”老头儿道:“你尽快回来取,我守摊回去了就你就找不到了。”

“谢谢先生。”拍马的人目的在于骑马,马屁拍到了正点上老头儿自然同意了,周漫青相当佩服自己的眼光:“我会尽快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