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杀来了

也是由于拥有奔袭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导致能够袭击到流寇马队能够缴获到战马、挽马壮大骑兵队伍。

颍州地界众志成城,每家每户都跟流寇不共戴天。

又有谷如山不断出击杀散七十二营的队伍在流寇中有了一些威名,现在流寇绕着这里走,基本上不肯往颍州流窜。

一年内多次混战,直接影响了收成,颍州这一带即便种了玉蜀黍、马铃薯和甘薯也无法做到粮食自给自足,崇祯九年初春紧急调运了三十万石粮食才遏制住了易子而食的大饥荒。

河南被流寇、建奴轮番祸害更加民不聊生,更多难民涌入南直隶江北地区。

谷如山一直在布置麾下引导难民前往安庆、海州进行转运,还好有“红旗军”运进粮食、运出难民,历史上百万人饿死的惨剧没有上演。

由于今年保全了四百余万亩田地完成了秋收,其中有一半属于“红旗军”组织的屯垦,谷如山得到了马铃薯、玉蜀黍、甘薯以及一部分麦子和杂粮,总量达到一百余万石。

以颍州为中心几百里地界的百万人口手里也有了一些收成,在能够得到“红旗军”一些救济粮的情况下不至于流离失所。

但是这要建立在不被流寇或者清兵抢劫的情况下,可是旗卫、斥候传回的情报表明,建奴已经打到了开封,大有可能继续往东攻城略地。

谷如山高度紧张,倪姑、倪本纯组织的宣传队也在广泛宣传,霍邱县、颍州等等“红旗军”染指的地盘都在加强盘查和防御。

不少官员得到“红旗军”解救不仅仅自己死里逃生,还保全了一大家子的性命。

他们都不遗余力宣传以“红旗军”为主导的保甲联防,加入宣传队的仕子、童生不在少数,甚至于有了十几位士大夫的子弟。

为了不让流寇和建奴得到补给,宣传队号召军民们把所有的粮食和牲口都运进就近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