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有人看见他家从县里拉了整整两车的各种肉类菜食回来。
这不一大早,各家各户要去帮忙的,一早就去了。
“小萌,小萌。”雪花在外边喊着小萌。
小萌伸出个脑袋,在院门口望了一眼:“雪花,进来吧。”
“你听说了没,听说小青他爹给了她五十两银子的嫁妆呢,真看不出来,他爹竟大这么大方,我记得她大姐成亲的时候,他爹才备了二十两的嫁妆。”雪花眼里都是羡慕。
小萌的眸子闪了闪:“这就叫同人不同命,谁叫人家嫁了个秀才,听说再要半年,就是科举了,这五十两还不知道够不够秀才的盘缠呢。”小萌说的是实话,不是酸话。
这里离京中路途是不远,可是你不得在京中住个两月,这两月吃饭住宿哪样不花钱,这五十两扔在京城,只怕连个水花都激不起来。
“话是这么说,不过科考,自然是花些银子的,如果那秀才因此中了,区区五十两又能算得了什么?”
小萌没在说话,这个时代,科考是唯一改变自己与家人命运的机会,所以不能说雪花的偏见,这是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思想。
只要你愿意去考,家里再穷也得供你考下去。
“你羡慕人家做什么,你是家中唯一的女儿,想来你爹你娘也不会亏了你。”小萌打趣着。
“我好好的说我干什么,我们何时过去啊。”
“说了几时的饭没有?”
“我也不太清楚,一会看看大家什么时候过去吧。”
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且菜式又多,比小萌家上次的酒席,有过之而不及,大有掩盖下去的意思。
嫁女人本来是不兴大操大办的,来了娇子把新娘子送出门去就得了。
只不过不知道从几时起,也许是十年前,也许是二十年前,嫁女儿竟也流行大办起来。
按照说法,新郎家要在女方的饭点前,把要准备的一些礼数送过来,在新娘家吃过饭后,才能迎亲离开。
想比于田家的热闹,钱秀才这边的迎亲队伍就显得略微寒酸。
一张八仙桌上,钱秀才一身大红衣服神色拘谨的坐在那里,一张脸微微的带着红晕。
边上的是同族的几个长辈。
房里,田小青看着镜的自已,有一瞬的愰乎。
她就要嫁人了,嫁给那个斯文有礼,最有机会中举的钱秀才了。
这本来是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情,一想到月前在县里听到的那些话,心中没有高兴,反些有些怒意。
田有亮夫妇在外面招呼着来往的客人,脸上喜意无限。
“开饭啦,开饭啦。”鞭炮声后,厨房那边喊了一声。
接着就见来帮忙的汉子们一个一个手中多了一一块木板,木板上面是三个菜,分走于各个桌子之间。
“好丰盛啊,大家快点吃,这样丰盛的饭菜,我估计一年之内是吃不上了。”不知是谁家的老太太喊了一句。
“唉,有发家的,你看看有亮家,整的多气派,若是秀才没与小萌退亲的话,今儿个与秀才成亲的该是你们家小萌吧。”
“可不是,是个福薄的丫头,没这福分。”
“话可不能这么说,等半年以后秀才中了举人老爷,说不定小萌还可以给举人老爷当个偏房。”
这一群不太熟的老太太,隔着桌子对着刘氏旁若无人的打笑起来。
刘氏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这帮可恶的老太太,没事往她家小萌身上扯干什么?不就一个秀才,赶明儿,小萌嫁的人说不定比秀才更厉害。
“那也得等他中了再说,大家还是好好吃饭吧,毕竟今天是人家的好日子。”小萌轻轻的扫了一眼那桌。
看着几个不算友好的身影。
徐老太太,何老太太。
这几个人可都不是善茬,巴不得别人家过的不如意那才叫好。
“大家快吃吧,有人看不得我家小青好呢。”徐老太得意的招呼大家吃饭。
“娘,让她们说去。”这样的场合,不是不撕,是撕起来,谁脸上都不好看。
大家吃的正兴,一辆装扮华丽的马车摇摇晃晃在田有亮家不远处停了下来。
“咦,还有马车呢,这是有亮哪里的亲戚,这个点来,过了饭趟吧。”大家都快吃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来,不是过了饭趟是什么?
只见下来两个女子。
远远看去,只看见一抺是红色的身影,一抺是淡青色的身影,正身姿纤细的朝酒席方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