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35章

穿越之荣华路 华卿晴 3642 字 2024-04-22

荣娘不说话。

她想听了刘之烨的答案。

刘之烨在许久后,见荣娘没有开口的意思。刘之烨才是说道:“我早些天已经知道了。”

“后宫中的嫔妃,一般的贵人许是不容易查了根底。”

“可皇后娘娘这等贵人,天下议论纷纷,自然是家世背景一清二楚。”刘之烨慢慢的讲道:“我知道时,是为姐姐高兴的。”

“只是……”

只是什么?刘之粉不讲了,荣娘都清楚。

“你不愿意立刻去相认,是为了我吗?”荣娘吐出了答案来,她面色莫名的悲凉了起来。荣娘都不晓得,她走的什么背运?

一个两个……

不管是倪锦也好,刘三朗也罢。这两人都是徒然之间,来个天翻地覆。

身份的差距,岂是一场爱情能抹平的?

家世背景,这是鸿沟。

若是大姑娘刘遂歌当上了皇后娘娘,刘三郎就是天子的嫡亲小舅子。国舅爷的身份,岂是荣娘眼下的出身能配上?

世间的非议,世人的眼光,他们之间的感情能承受多久的考验?

哪怕荣娘和刘之烨之间再有深情在呢。荣娘不会忘记了,皇后娘娘可是母仪天下的大贵人。那一位会乐意有荣娘这等弟妹吗?

“是。”

刘之烨承认了。

“我承诺过的,要娶荣娘你做妻子。”刘之烨非常认真的说道。

荣娘摇摇头。

“对不起。”

荣娘缓缓开口,吐出了这三字。

“我要不起你这一份感情。”荣娘苦笑了起来,她说道:“若你娶我,才是灾难的开始。”

前一世。

荣娘看过的童话里,总是讲了灰姑娘嫁给王子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事实如此吗?

不。

真正的灰姑娘若是嫁给了王子,那不是幸福的开始,而是磨难的开始。

这一世。

这一个封建的时代,女子嫁进了婆家,不是嫁给了良人,而是嫁给了良人的一家子。婆媳的相处,妯娌的相处,姑嫂的相处,还是士族豪之间的交往宴会,这些全是学问。

原来荣娘的眼中,淮南路陷落了,刘氏一族荣华富贵不在了。刘之烨又是落难至建业城,让她给无意搭救了一回。对于刘三郎,在荣娘眼中打小一起长大的感情,自然是结为夫妻后,二人能过得幸福美满。

不求富贵满门,但求平安顺遂。

可如今呢。

天子家的富贵,外戚家的荣华……

荣娘什么身份?哪怕荣娘和亲娘赵春花赎买了身契,可她们怕依然是刘遂歌大姑娘眼中的奴仆吧。

“知道娘如今安好,知道姐姐如今安好……”刘之烨慢慢说道:“我心就踏实。”

“荣华富贵,我幼时也是享受过。”

刘之烨对于幼时的记忆,总是模糊了起来。在他的记中,鲜活的是荣娘的身影。他说道:“我们成婚后,等你我有了子嗣,再是去相认了娘和姐姐。”

刘之烨说了他的打算。

有了儿女后,刘之烨觉得在孙儿孙女的撒娇下,他娘一定会心软的。

“我的前半生,荣娘你救了我两回性命,何以为报?”刘之烨一字一字,说的眼神泛了温柔之色。

“唯以身相许,执子之手,百头偕老。”刘之烨早搁下了要挑水的水桶,走到荣娘的身前,执起了荣娘的手,许下了这等情话,许下了这等诺言。

兴宁九年,春末。

赵皇后薨逝。

于刘遂歌而言,头顶的一片阴影没了。

只是,这事情在后宫之中,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朝堂之上,自然也是引起了波澜来。毕竟,皇后来位置空出来了。

继任皇后宝座属于谁?

这一日。

刘遂歌正在抄写了佛经,这是祈福用的。

“娘娘,朝堂上刚刚的最新消息。”掌事嬷嬷在刘遂歌写完了一页纸时,走到她近前,小声的嘀咕道:“礼部尚书上奏,请立继后。”

“这位尚书大人提名的人选是您。”

话到这儿时,掌事嬷嬷的眉角都是弯弯的,似乎笑弯的月牙。

刘遂歌挑起一抹笑容,似笑非笑。

“礼部尚书?”

“本宫没记错的话,这似乎是摄政王一系的官员?”刘遂歌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可跟摄政王没什么瓜葛。

摄政王会这般好心,送她一阵好风,让她直飞青云之上?

“……”掌事嬷嬷一时无语了。

掌事嬷嬷是王氏一族的嫡支专门送给刘遂歌的人手。掌事嬷嬷还是知道一些内情的。这摄政王会做无用之事?

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嬷嬷,咱们且别急。指不定这后面有王氏与司马氏的一些默契在呢。”刘遂歌瞧着,总会水落石出的。她不需要着急。

若真是王氏一族的嫡支跟摄政王有什么交易?

她哪怕在宫里,也一定会知道的。无非早晚罢了。

事实呢。

真相就是王氏一族当然觉得刘遂歌这一颗棋子,若能当了皇后是好事。若是攀不上这高枝,也无妨。

可这等风波出来,自然有附会之人。

兴宁帝在头一回,还是置之不理。

第二回,第三回呢?

夏初。

一个午后。

刘遂歌正在午睡时。

兴宁帝来了。

彼时。

刘遂歌真不知道帝王来的如此急匆匆。刘遂歌仓促之间,倒是未能施了粉黛。

“爱妃,好雅兴。”

兴宁帝随意一句话。

刘遂歌品出来,一些莫名的味道。刘遂歌福一个礼,道:“圣上,可否容妾梳妆一下。这般姿态见了圣上,妾恐慌。”

“无妨,无妨。”

兴宁帝说了此话。

尔后,这位帝王就是坐在了榻上,他坐那儿,嘴角却是含了一抹冷笑。

半晌里,兴宁帝没唤了起。

刘遂歌自然就是保持了行礼之态。

良久后,在刘遂歌的沉默中,兴宁帝说道:“起吧。”

“谢圣上。”

刘遂歌谢了话,才是起身。